近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下算力服务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由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组织出品,单志广,张云泉,何宝宏,张广彬等重量级专家主编,陈润生院士,钱德沛院士,郑纬民院士,袁国兴研究员,陈文光教授多位编委会顾问共同见证发布。

图说:《报告》发布现场
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背景下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的更新版本,也是国家首部“东数西算”背景的算力服务研究报告。《报告》就算力服务发展挑战、人才系统构建、标准制定、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系统的解决路径。值得关注的,凭借在算力服务领域的前沿探索,中科曙光成为报告中引用案例最多的厂商,多次获赞。
《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与GDP走势呈现显著正相关,计算力指数每提高1%,数字经济和GDP分别增长3.5%和1.8%,算力服务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此背景下,众多厂商涌入算力服务赛道。
而中科曙光作为较早提出“一体化算力服务”理念企业,其推出的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解决了算力在全国范围内的输出、转化、匹配、应用等难题,为超10万用户提供了过亿次作业提交服务。
此外,《报告》介绍未来5年,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人才缺口将高达150万。为应对来自算力服务人才方面的挑战,曙光推出的“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功入选教育部全国第四批“1+X”试点证书名单;编著的“1+X”指定教材《人工智能系统平台实施中级》顺利出版,推进了人工智能等算力服务领域人才培养。
算力基础设施的高能耗问题日益凸显,液冷等新型冷却技术前景广阔。《报告》指出。以“东数西算”成渝枢纽节点内,曙光承建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先进数据中心为例,其采用立体化机柜布局和曙光浸没相变液冷等技术,使核心计算设备 PUE 值低至 1.04,能耗水平比行业数据中心平均值低 30% 左右。目前,采用曙光液冷技术的多地数据中心已节电超 4亿度,相当于减少了 1.3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香港科技大学团队发表重要研究,开发GIR-Bench测试基准评估统一多模态AI模型的推理与生成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理解与生成之间也存在显著差距,无法有效将推理过程转化为准确的视觉生成,为AI行业发展提供重要警示。
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正迎来重大变革。MIT研究显示,AI将很快自动化价值650亿美元的交通工作,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从陆地到海空,AI正在推动全方位的交通创新。斯坦福专家强调,AI将通过基础模型、合成数据和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从单一车辆自动化到整个交通网络优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解决可持续性、安全性和公平性等关键挑战。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联合麻省理工学院开发了SPG三明治策略梯度方法,专门解决扩散语言模型强化学习训练中的技术难题。该方法通过上下界策略为AI模型提供精确的奖惩反馈机制,在数学和逻辑推理任务上实现了显著性能提升,为AI写作助手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