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生花"华云·VMware云生态合作计划落地暨联合战略升级发布会今日在京举行。VMwar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华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广彬共同宣布双方合作成果在中国落地,双方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升级。
2016年的vFORUM大会上,VMware与华云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加速VMware vCloud Air Network计划(现升级为VMware Cloud Provider Program,即VCPP)在中国的落地实施。基于双方的合作,VMware用户可根据其业务需求将工作荷载和数据迁移到华云公有云上,以降低企业IT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并推动其业务数字化转型。由此,VMware服务提供商可提供混合云服务,从而帮助客户借助内部正在使用的VMware产品和工具将其本地部署的数据中心快速无缝地拓展至云端。
发布仪式现场(从左到右依次为:VMware大中华区渠道及业务拓展总经理王冰峰、京道基金合伙人金孝奇、海通开元执行董事章金伟、VMwar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华云数据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广彬、万达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朱战备、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李红、绿色金融控股董事长曹明)
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 VMware与华云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合作成果落地生花。双方已经合作完成了在华云自有T4级数据中心深圳润迅前海云数据中心的VCPP节点部署。尚阳股份作为用户代表在大会上分享了使用华云VCPP云服务的成功经验和转型故事。
VMwar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表示:"VMware致力于为云服务提供商提供持续创新,帮助他们快速轻松地构建VMware云环境。作为全球最大的基于 VMware 技术且经验证的云计算服务网络,全新VCPP(VMware Cloud Provider Program)帮助合作伙伴迁移工作负载,拉动收入降低成本,形成独特的竞争差异优势。未来,VMware将继续寻求与像华云数据这样优秀本土伙伴的合作机会,加快VCPP在中国的推广,打造更大的云生态体系。"
华云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许广彬表示,华云运营着全球20多个云数据中心,并且是一家拥有"全云"能力的企业。与VMware合作让华云有机会服务到全球几十万优质客户,华云将不断打造高品质云服务,满足多层次用户需求。同时,华云也将与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达成合作,打造基于云的大生态。
VMware与华云的合作,是双方强大实力的结合。VMware是全球云基础架构和移动商务解决方案的领导厂商。作为全球最大的基于 VMware 技术且经验证的云计算服务网络,VMware Cloud Provider Program(VCPP,之前被称为vCloud Air Network)为其下运营的4300多个VMware Cloud提供商在110多个国家提供定制的云解决方案和服务。VMware继续通过VMware vCloud Director、VMware vSAN、VMware NSX、VMware vCloud Availability for vCloud Director实现数据中心现代化改造和公有云整合。最新版本的VMware vCloud Director 9.0让VMware客户能够实现轻松直观的云消费,并能使VMware vSphere?工作负载简单安全地迁移VMware Cloud Provider环境之中。面向Cloud Providers的全新VMware Certified Reference Designs帮助降低经营开支和加速获利时间。
华云拥有八年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历程,凭借其基于OpenStack的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运营能力、交付能力以及快速的服务响应,在中国市场上获得了备受瞩目的成就,积累
了30多万用户。华云不仅在公有云运营上独树一帜,也具备对VMware集群、OpenStack集群、KVM集群等进行多云管理的能力。多年来承担政府大型云项目也让华云对中国市场和云生态建设有着深刻的理解。
为了更好的帮助VCPP落地,服务更多的用户,华云计划在中国大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建立四大核心节点,并在其他城市迅速复制,陆续开通VCPP服务。未来,华云期望成为VMware在中国最重要的VCPP合作伙伴 。
IT服务领域资深分析专家汤彤妹女士在发布会上表示,云计算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进入到混合云时代。从生态角度来看,云计算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过渡到生态的竞争,云计算服务商需要构建生态圈,以满足用户的多重需求。
VMware与华云的合作将是云计算大生态合作模式的开始,双方将基于此不断完善技术方案和合作模式,在中国打造混合云生态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