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年来,有关VMware最大新闻是其与AWS合作,也就是VMware Cloud on AWS。有评论认为,VMware Cloud on AWS协议达成,无疑打破了AWS“世界只有一种云就是公有云”的论断,为混合云时代提供了证言。
VMware/AWS在中国的翻版
华云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许广彬(左)和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右)合影
VMware/AWS合作在中国的翻版就是VMware与华云的合作,这也是VMware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郭尊华和华云集团董事长、首席执行官许广彬的杰作(参见:郭尊华、许广彬:拉斯维加斯都来了,不妨合作“赌”一把)。也许会有人感到奇怪:郭尊华为什么不选择阿里云?而是选择了云呢?其实这早有答案(参见:“VMware首选不是阿里云,竟然是……”)。
如今大约1年事情过去了,郭尊华、许广彬 的“赌注”开花结果、得偿所愿了吗?今年10月26日,vForum 2017期间,我采访了华云集团执行副总裁马杜先生和华云集团方案售前总监吴迦德先生,了解到了合作最新进展。
马杜表示:VMware抛出的橄榄枝——VMware vCloud Air Network(VCAN)计划其核心是改变了以往VMware软件License售卖方式,借助VCAN公有云服务,可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支持服务,如秒级计费等。此前, VMware与中国电信天翼混合云合作,也是该思路的体现。从中国电信天翼混合云,到华云VCAN,其最大的不同还是对行业用户业务、逻辑的理解。
华云与VMware的合作,华云看重的是VMware 数十万客户基础和上千家合作伙伴资源;而对于VMware来说,华云在行业方面的积累、经验、落地执行能力,可以更好服务VMware的用户接入公有云,可以说二者各有所求。
应该说,行业/企业级用户不同于互联网企业,他们有历史包袱,以及长期应用的经验积累和行业管理的规范。他们更加强调稳定性、可靠性,对级别要求更高,以蚂蚁金服支付宝宕机事件为例,从性质上说,不过是企业形象受损,业务服务受到影响,并上升不到社会性事件;相反,作为国际民生的银行、民航、医院等行业,一旦出现宕机的问题,其影响力和波及面不是互联网可比的,如此一来,传统行业/企业很难照办互联网企业模式。
但对于传统行业/企业来说,敏捷性、灵活性也是他们在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必须正视的问题,而VCAN很好满足了行业/企业用户的需求。VCAN是建立在VMware私有云架构基础上的公有云的服务,VCAN公有云和用户VMware私有云属于相同的架构,可以实现业务应用的无缝衔接。
传统行业上云进行时
在VMware与AWS的合作中,AWS提供的是裸金属环境,由VMware提供公有云构建和运维,如今,VMware Cloud on AWS在美国等地落地并开展服务。对此,很多人也许会感到奇怪:看似并不复杂的合作,为什么从计划宣布到对外,服务,竟然用了大约1年左右的时间?实际上,其中难点还在于传统企业应用上公有云。
对于行业/企业来说,公有云灵活、方便、可靠,也更加易于部署。但是传统业务应用转云,数据脱敏,安全防泄漏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答案并不简单。应该说,这恰恰是华云的强项。华云是一家重研发、重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集团公司遍布于全国主要城市,运营着全球逾20个云数据中心,网络覆盖电信、联通以及华云自有BGP网络。历经七年,华云垂直整合了医疗、教育、交通、公安、金融、政企、园区等十余个行业,深度满足了企业云化对安全、可靠、稳定、连续、高效的要求。这也是VMware中国更愿意选择华云合作的原因。
从合作进展看,华云在深圳迅前海云数据中心业已完成了VCAN公有云的搭建,成为国内目前为数很少在自有IDC上运营VCAN公有云服务提供商。同时,华云利用在私有云、混合云、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优势,为VCAN找到了业务切入点。马杜透露,深圳迅前海云只是开始,未来华云集团还将在20多个数据中心构建VCAN公有云节点,覆盖全国的公有云网络。
从战略选择来说,深圳迅前海云数据中心毗邻香港,更加有利于业务合作和项目应用的开展。此外,这也让华云和SevOne、Veeam、东软等VMware合作伙伴有了更多合作的空间,以SevOne为例,他们以资源管理和监控见长,此前业务只要集中在香港,如今借助华云的VCAN提供SaaS服务,可以更好服务内地的用户;Veeam提供的数据备份解决方案,同时为用户私有云、公有云数据提供安全防护。
应该说,华云VCAN投入运营为国内VMware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用户现在可根据业务需求,在私有云、华云VCAN公有云之间迁移工作荷载或者数据,满足业务发展弹性的需要,推动其业务数字化转型。
“我们可以帮助VMware用户一步上到VCAN公有云。” 吴迦德说。
马杜表示,通过VCAN,用户可以实现业务分层,满足弹性计算,可以实现快速业务需求反应,实现便捷部署。采用VCAN之后,用户也可以将脱敏后的业务、数据迁移到VCAN公有云,将核心业务依然放在其VMware私有云,满足业务需求的同时,增加系统的快速响应和弹性能力。
“华云的目标是成为VMware在中国最大的VCAN合作伙伴” 马杜说。
小结
VCAN计划的实施,缓解了公有云市场对VMware业务的冲击。但从用户的角度,VCAN让传统业务转云的步伐更加简单,在同构环境下,传统业务上云的问题也更加容易解决。这是一种同构环境下的混合云实现方案,而异构环境的混合云实现,这是更加激动人心的目标,可以说,VCAN合作顺利实现,也为VMware和华云未来更深层次合作奠定了基础。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