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有的放矢”,看字面意思是要瞄准一个目标然后射出箭去。延伸一下,对于一个企业发展来讲,需要瞄准一个正确的目标,和用最适合的工具去达到这个目标。如果再延伸一下,对于如何实现目标,就是企业需要有战略性的眼光来看到未来正确的趋势,同时需要不断的试错、不断的修炼内功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去完成战略目标。
对于联想来说,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和实现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这就意味着,首先,对数据中心的下一代技术有个正确的趋势理解。其次,需要一个合适的理论进行支撑。最后,不断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合作以及自身技术的发展来修炼内功实现最终目标。
在2017年3月24日,联想推出6份数据中心及行业智慧解决方案白皮书。其中,四份是行业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制造、基础教育、智慧城市和政务云4份行业解决方案;另外两份是技术解决方案,分别为联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和联想IT咨询服务解决方案。
在ZD至顶网看来,白皮书的推出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意味着从Open+战略到双态IT理论再到真正推出解决方案白皮书,联想正在从一个设备制造商开始向行业解决方案+咨询能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商转型。同时,这也是联想不断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射手”的过程。
从2016年3月正式成立DCG部门,仅仅一年时间,在Open+战略指导下,联想与核心业务合作伙伴SAP、 IBM 、Intel、 Juniper、 Nutanix、 微软、VMware、Cloudera、Nexenta、希捷、红帽,迈络思、商汤科技、明略数据、上海星环、科大讯飞、DaoCloud等一起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基于双态IT理论,联想牵手合作伙伴提供了涵盖服务器、存储、网络、IT服务的完整"双态IT"产品组合,包括以数据应用、HPC、数据分析解决方案、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业务为主的企业级解决方案,结合软件定义、虚拟化、超融合,分布式容器等新IT架构与联想的数据中心管理套件,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企业级分析平台等,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而白皮书的发布让企业数字化转型真正可以实施落地。
而这一切都是基于联想如何理解未来技术趋势以及结合联想自身的IT实践打造出的接地气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联想理解的数据中心6大技术趋势
本次大会上,联想集团数据中心业务系统软件研发总监高健先生给出了联想对未来数据中心趋势的6个判断,高健在服务器系统软件和数据中心方案等领域拥有22年产品研发经验,长期致力于数据中心产品的全球研发和交付,他认为这些技术会加速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6大技术趋势包括:双态IT、混合云、SDX和超融合、开源、绿色+智能化运维以及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
第一,今天企业面临传统IT向双态IT加速转变的趋势,联想所做的是以信息化技术革新为主导,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二,混合云的部署趋势成为常态,联想的理念是兼顾了私有云的安全性和公有云的可伸缩性。
第三,SDX重新定义数据中心成为新IT的热点,联想超融合架构、分布式技术“两翼齐飞”
第四,绿色数据中心和智能化运维是刚需,联想的水冷、云计算、Devops的技术促进数据中心升级换代
第五,开源技术提高创新起点,联想基于开源技术让稳定性在生产环境中充分验证,突破传统巨头的技术垄断。
第六,大数据推动企业应用的新时代变革,联想创投关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以及区块链等下一代“风口”
联想自身的IT规模是最好的试验田
联想自身的IT建设目前分布在三个国家,拥有6个核心数据中心,超过10000台服务器20PB以上的存储容量。联想集团中国区首席架构师毕巍分享了联想的IT规划,毕巍在IT基础架构和数据中心运维领域拥有22年从业经验,2010年开始参与和主导了多个大型国企的云计算规划、设计和转型的项目实践,长期致力于推动数据中心运维管理和云计算实践。他谈到联想会基于智能制造2025实现生产线的改造和业务流程的改造。并充分利用多年来积累下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再利用。联想过去整整10年的数据达到12PB,此次推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就是实现数据的再次挖掘和利用。同时目前PC业务和数据中心业务正在分拆当中,分拆过程当中也会带动整个业务流程再造,因此在传统的IT当中会有比较大的投入。智能制造和互联网+转型新IT,以及分布式存储、超融合等方面继续在IT当中做一些改造,这就是敏态部分的。SAP以及国际化转型这些方面是稳态部分的,毕巍表示目前稳态还是占大头,大概的感觉是三七开的状况,30%在敏态,敏态架构已经建成了,所以是持续投入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健和毕巍在采访中多次表示,联想不会推荐一些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使用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的虚无缥缈的解决方案。联想自身目标就是转型为智能制造企业。因此,联想自身的数据中心改造实践过程产生的经验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少走弯路。因此,联想基于自身的理解得到的联想双态IT理念应运而生。
"双态IT"聚焦于企业业务的稳、敏分析,帮助企业IT 部门采用传统的集中式和新兴的互联网分布式等信息技术架构,构建一套稳态、敏态和谐共存的新型IT 架构。稳态IT的特征是业务按照传统方式经营,战略目标明确,业务流程相对成熟;对应的信息化特征为SOR(Systems of Record);信息化是业务的有效支撑手段,企业当前的IT 重点聚焦于实现业务电子化。而敏态IT业务则采用"互联网+"思维模式,业务模式本身处在不断探索、优化、总结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试错来逐步完善;对应的信息化特征为SOI(Systems of Innovation);IT 与业务深度融合,是业务创新赖以实现的必备要素。而依托企业业务稳、敏特性所得出的"双态IT"技术架构,旨在实现支撑企业业务多样化发展的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匹配、协调一致。
6本白皮书让用户能够真正少走弯路
基于“双态IT”理念,联想一口气发布六本白皮书。其中四本是行业解决方案。分别是智能制造、基础教育、智慧城市和政务云。如果您所处这四个行业之中,可以参考白皮书中的总结来进行IT建设。
在制造业,“智能制造2025”是未来十年的国策,联想从智能制造的研发、生产、营销和服务四大环节出发,提供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智能制造大数据方案等解决方案,打造全面集成、数据感知、持续创新的智能制造企业。
在教育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呈现出平台共享、技术创新、教学创新和生态完善的四大趋势;联想从“平台+ 教学+ 运营”三大领域出发,构建出对应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了学校的资源共享,提升了教育管理水平。
在智慧城市领域,联想认为中小城镇发展潜力巨大,特色小镇的打造和相对应的产业转型升级,将成为提升城镇活力的重点;为此联想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理念,从顶层设计到技术服务,再到融资和运营,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
在政务云领域,联想提供从云规划、云平台建设、政务大数据和云运维的完整解决方案,同时,以多样化的运营模式,提高了平台部署效率,降低了政府投资和运营成本。
另外两本白皮书内容分别是联想IT咨询服务解决方案和联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联想IT 咨询服务有三种模式,分别是:理念传递导向的敏捷咨询(ITAC),业务导向的 IT 规划设计咨询(ITSP),以及技术导向的 IT 规划设计咨询(ITTP),客户可以按照他们需求的不同,来选择侧重点不同的专业IT服务。
对于还没有实施双态IT的企业,联想IT咨询服务能够在前期发挥价值,帮客户理清IT建设的思路。对于正在实施双态IT的企业,联想也为用户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撑,包括基于云、融合、超融合等新技术打造的解决方案。在后端,联想还通过深度整合IBM x86研发团队和大量引进优秀研发人员,建立了一支具备全球视野的,覆盖数据中心全领域产品的本地化研发团队。
“双态IT”呈现勃勃生机态势,最近由联想、新华三、华为等12家IT企业在北京正式达成协议,联合发起成立“双态运维联盟”。同时,双态运维联盟首个“共研基地”,也在云南电网信息中心落户。
目前包括百胜中国、DHL 、成飞、徐工、九牧集团、银河证券、西南证券等一大批企业和机构,都表达了对双态IT高度的认可,同时希望利用双态IT与联想开展更多的合作。目前联想有超过300家大客户已经开始了双态项目的落地。
最后,可以看到,联想发布的四个行业解决方案和两个技术解决方案不是其终点,而是起点,也是联想从设备制造商开始向行业解决方案+咨询能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商转型的见证。未来,联想将把从各行业积累的经验,每季度持续地总结提炼并分享。未来,会有更多的行业白皮书持续发布,更好更实际地帮助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T 旗下宽带部门 Openreach 宣布在英国新增 163 个交换局停售传统铜线电话和宽带服务,覆盖超过 96 万户。此举旨在鼓励用户升级到全光纤网络的新型数字服务,是 Openreach 从 2025 年底到 2027 年 1 月将所有客户从公共电话交换网迁移的庞大计划的一部分。
Utelogy 与 Ascentae 达成合作,旨在通过整合服务提升 AV 和 UC 系统管理水平。基于 Microsoft Azure 平台,Utelogy 的软件可统一管理 AV 和 UC 设备,优化效率并提供数据洞察。此次合作将为客户带来创新的工作场所服务,增强协作能力和生产力。
DriveNets、富士通光组件和UfiSpace三家公司宣布完成多项测试和认证,将DriveNets Network Cloud软件与UfiSpace白盒设备结合。这一合作旨在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显著的成本节省,通过将三层通信合并为单一平台,消除独立光学转发器的需求,从而减少硬件占用空间、运营开销和能耗。
Telstra International 提出了一个高度自主的网络框架愿景,旨在应对企业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日益增长的需求。该网络将具备自我管理、零接触操作、安全可靠等特性,预计到2030年实现全面升级。新网络将采用AI、机器学习等技术,大幅提升容量和灵活性,以满足未来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