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八届全国高校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高峰论坛举办期间,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李斌表示,近来智能计算产业虽发展迅猛,但底层系统人才缺口较大,且存在人才培养标准不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
由中科曙光联合众多高校、企业机构举办的“先导杯”智能计算创新设计赛,今年正式升级为全国大学生计算机系统能力大赛新赛道,并首次面向本科生开放报名,以增强行业内对基层学生的培养关注。
“一直以来‘先导杯’为培养更多行业人才,进行了诸多尝试。”李斌介绍,去年“先导杯”创新引入区域赛模式,面向西北、东北等地区开赛。
而本届“先导杯”在降低参赛门槛的同时,保留了赛题难度层次梯度,为更多有志于提升智能计算领域能力的学生、组织、社会群体提供平等参与“先导杯”大赛的机会。
图说:中科曙光高级副总裁 李斌
“多年来,中科曙光致力于全方位汇聚、发掘、培育计算领域优秀人才”李斌补充,中科曙光通过将工程课题植入师资及教学课程体系,有效打破地域、专业、资源、年级壁垒,促进优质AI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区高校之间、校企之间流通,进而整体提升高校学子的实际AI应用能力及高校师资的教学科研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