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19日,第二届国际互联网产业创新大会暨互联网创新产品展览会(NIICON)在北京召开。曙光公司高级副总裁李斌受邀出席此次大会,并以“泛化融合,构建算力算网新模态”为主题,分享了新时代算力产业的价值内涵。

随着人工智能进入新时代,AI产业对算力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李斌指出,大算力是AI产业发展的前置条件,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逐渐深入,正呈现绿色化、集约化、规模化等需求特征。同时,面对算力布局不平衡问题,算力网络的建设业已势在必行,用户需要像水电一样便捷的算力服务。
“我们要汇聚行业力量打通AI产业软硬件生态,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多元协同的算力网络。”李斌表示,基于算力产业需求,曙光从算力中心到算力网络,在技术方案和模式创新上已经展开一系列实践探索。
曙光数创公司高级架构师刘凯艳在会上带来了浸没式液体相变冷却技术方案。该方案凭借低至1.04的PUE值和超高的计算密度,可以帮助数据中心大幅降低能耗,进一步实现算力中心绿色化发展。目前,中国已有超过58%的液冷数据中心应用了该技术方案。
曙光通过广泛连接算力、数据、软件、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持续加码构建多元算力融合、多中心协同的算力网络。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算力网络建设,一个以融合共创为主题的算力产业新模态正迎面而来。“曙光希望联动更多产业生态力量,开辟更高效协同的算力赛道,赋能AI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李斌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Cloudera的“价值观”中,企业智能化的根基可以被概括为两个字:“源”与“治”——让数据有源,智能可治。
苏州大学研究团队提出"语境降噪训练"新方法,通过"综合梯度分数"识别长文本中的关键信息,在训练时强化重要内容、抑制干扰噪音。该技术让80亿参数的开源模型在长文本任务上达到GPT-4o水平,训练效率比传统方法高出40多倍。研究解决了AI处理长文档时容易被无关信息干扰的核心问题,为文档分析、法律研究等应用提供重要突破。
微软正式确认配置管理器将转为年度发布模式,并将Intune作为主要创新重点。该变化将于2026年秋季生效,在此之前还有几个版本发布。微软表示此举是为了与Windows客户端安全和稳定性节奏保持一致,优先确保安全可靠的用户体验。配置管理器将专注于安全性、稳定性和长期支持,而所有新功能创新都将在云端的Intune中进行。
清华大学团队首次揭示了困扰AI训练领域超过两年的"幽灵故障"根本原因:Flash Attention在BF16精度下训练时会因数字舍入偏差与低秩矩阵结构的交互作用导致训练崩溃。研究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源于注意力权重为1时的系统性舍入误差累积,并提出了动态最大值调整的解决方案,成功稳定了训练过程。这项研究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更为分析类似数值稳定性挑战提供了重要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