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召开的Pure Accelerate大会上,这家新兴存储企业谈到如何向其NVMe访问型存储机架当中引入智能化要素。
Pure公司的全闪存阵列拥有一套双控制器设计,这两套控制器负责与非智能存储机架进行通信。这一思路的主要核心在于立足机架层级实现控制器智能,其中NVMe架构则负责将上层控制器智能与下层机架智能进行结合。
如此一来,存储机架即可处理驱动器上的操作,减轻这部分任务给上层控制器带来的负担,并允许机架本身完成更多常见操作任务--例如对接向上扩展规模更为可观的阵列。
这亦可能意味着两套控制器能够运行更多上层服务,例如文件系统等。此外,厂商甚至会考虑进一步增加控制器的实际数量。
作为一家同样计划推动NVMe架构技术的全闪存阵列供应商,Kaminario公司据称也在考虑以类似的方式将智能化要素引入存储阵列当中。
东芝与闪存工艺
东芝公司在本届Pure Accelerate大会上展示了其3D NAND发展路线图。根据尼古拉斯公司分析师兼总经理Aaron Rakers的说明,东芝方面谈到将堆叠层数提升至200左右。
目前东芝公司及其代工合作伙伴西部数据正凭借其BiCS技术打造64层3D NAND,并由此构建起一款512 Gb芯片。将层数提升三倍至192层,则意味着能够带来一款1.536 Tb晶片。如果双方再将存储单元尺寸加以进一步缩减,那么容量水平还将达到新的高度。
东芝公司的XG5 NVMe M.2驱动器采用这款芯片,并在其NVMe M.2版本当中分别提供256 GB、512 GB与1 TB容量选项。西部数据公司的蓝盘SSD同样使用此款芯片,并将容量提升至2 TB级别。
如果将该芯片的容量提升三倍,即由512 Gb到1.5 Tb,则意味着XG5技术在容量上可增长至3 TB,而西部数据的蓝盘SSD则将增长至6 TB。
东芝方面还谈到其四层单元(即QLC)技术,并表示QLC 3D NAND芯片即将来临。我们再据此进行计算--目前的XG5与西部数据蓝盘驱动器采用TLC(即三层单元),如果将其变更为QLC驱动器,则容量还能够提升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一款QLC、192层XG5将拥有4 TB容量,同样的西部数据蓝盘SSD则将拥有8 TB容量。这些QLC驱动器的写入寿命将较为低下,因此只适用于所谓主动访问归档类应用。
再回到Pure公司--假定Pure公司也会在其阵列当中采用NVMe架构与QLC闪存这一组合,那么也许将由此诞生出一款主动归档FlashBlade阵列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AI遇到空间推理难题:最新研究揭示GPT-4等顶尖模型在传送门解谜和立体拼图中集体"挂科",复杂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实现。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