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东芝企业级存储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对外披露了2017年度东芝企业级存储的市场发展战略,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东芝宣布继续针对15K rpm、10K rpm磁盘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东芝对外发布了大容量企业级存储磁盘。

如今,企业存储数据呈现爆发式的成长,根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数据存储需求将会达到44ZB的规模。如今,每一天的每一分钟,平均会有2.04亿邮件发布,Google会产生400万条搜索,Facebook会有246万Bit的内容信息分享,移动互联网、社交和物联网的应用,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数据存储的需求,有数据统计表明,现有的HDD、NAND、ODD、Tape等存储设备的能力之和是13ZB,其中,数据存储量为6.5ZB,与2020年44ZB需求相比,显然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
针对数据需求的发展,东芝企业级存储制定了存储产品的发展战略。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Takanishi Masaki表示:在未来的市场上,HDD和SSD是一个同步协调发展过程,共同对于移动互联网、社交、IoT连接就业务提供支持。业务数据的发展会同时存进HDD和SSD的业务成长。因此,SSD和HDD不是一个替代关系,而是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关系。
东芝存储产品事业部企业级硬盘行销部部长Fujimori Masafumi表示:SSD、10K rpm HDD和7200 rpm HDD,在$/GB的成本上快速接近,但毕竟还存在着台阶性质的差距,特别是受产能的限制,SSD在短期内还存在着不降反升的现象。应该说,SSD在性能以及延迟上优势明显,适合OLTP等业务需求的需要,但在容量和成本上,10K rpm和7200rpm HDD还有其固有优势,适合容量性业务的需要。

针对产品不同的业务特点,东芝策略是继续加大SSD、HDD等领域的研发投入,跟踪技术发展,与业务应用紧密结合。为此,东芝企业级存储不会放弃对于高端磁盘,如15K、10K rpm HDD的技术支持。与之相比,有些竞争友商放弃了高端磁盘的技术支持,但东芝企业级存储认为,高端磁盘会有其适用空间,因此不会放弃对其的技术支持。
针对手机等智能终端、车载、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服务器、存储和数据中心,东芝企业级存储提供了全线产品支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深受用户的欢迎。根据IDC数据,东芝是2016年增长最快的HDD和SSD供应商。
IDC 研究副总裁John Rydning表示:“东芝的HDD和SSD产品组合线种类十分丰富,使得他们能够进入几乎所有的存储设备细分市场,这是支撑东芝在2016 财年实现同比收入强劲增长的关键因素。接下来几个季度内能够满足云服务提供商和传统I T市场的需求,东芝在2017年的HDD和SSD收入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在5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东芝最新推出了MG05ACA 8TB的HDD产品,这是一款GMA技术的空气硬盘,其可靠性可以达到250万MTBF,是理想的企业级容量性硬盘。与上一代产品相比,新的8TB产品很好实现了性能和能耗的平衡,据悉,该产品目前已经投放市场。

东芝存储产品事业部企业级容量型和台式机硬盘业务部总经理Hashimoto Minoru表示,东芝企业级存储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发展,承诺加大对于中国市场投入,全力支持并满足中国用户的需要。据透露,2018年一季度,14TB容量HDD新产品将会投放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