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开春,万物复苏。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繁花盛开让你闻到沁人心脾的花香,也将生灵一并唤醒。一年之计始于春,东芝在三月打响了开春的第一响。
当今社会数据存储不断更新换代,市场上数据存储的总需正呈爆炸式增长,而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用户而言,大数据正在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且终端用户因使用习惯的改变,造成了企业和用户每天接触的数据吞吐量呈现指数级的增长趋势,带我们进入数据爆炸的时代。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芝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性市场。近日东芝在北京召开了企业级容量型硬盘技术峰会,以"品质为先 创新蝶变"为主题,笔者在此次峰会之际,有幸采访到了东芝峰会的三位主讲嘉宾,东芝3.5寸硬盘事业部总经理桥本穣先生、东芝存储产品品质保证部高级总监铃木庆则先生及东芝(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高西雅树先生,对东芝的技术、品质及制造工艺一探究竟。
通过本次企业级容量型硬盘峰会的主题可以看出,东芝对于产品品质、技术创新方面非常之重视,或许这就是东芝对硬盘的态度。通过访谈,我们也真切感受到了东芝的独到产品策略及严谨的产品技术。
重品质
随着云计算、虚拟化、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正在逐渐成为核心竞争力。海量数据对存储产品尤其是企业级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级存储产品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东芝作为业界老牌硬盘厂商,一直将品质视为生存之本。
东芝企业级硬盘最重要的不同之处在于高可靠性、长时间运作、以及高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东芝产品品质保证部高级总监铃木庆则先生表示,在保持质量提升方面,会彻底对不良产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改进,目前已经提到了明显的改善。
"未来,我们主要在两个层面再次改善,一是在故障分析上会进一步加大力度;二是在中国对客户支持体现方面,希望客户能频繁使用产品,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也就是说要进一步拓展客户的使用幅度"。铃木庆则先生还特别强调东芝在设计、制造工艺层面会继续改进,希望成为业界最有优势的供应商,这也是目标之一。
谈优势
近几年闪存发展的速度的确很惊人。贵为新一代存储介质,强大的IOPS处理能力以及低延迟性能表现,让闪存足以与传统磁盘共生或取代。
经常听人说没有一技之长,无法立足于社会。确实如此。东芝作为闪存世界缔造者,最核心的存储芯片是东芝自己研发的,最大的优势自然也是自身的NAND技术。因此在SSD领域,东芝有着很深厚的技术积累。据统计,出货额已达到业界第二位。在这个基础之上,东芝进行了垂直合并技术的引进,实现了SSD领域的发展。与其它企业相比,不是简单的引进这项新技术,而在这原有传统技术积累之下向SSD迈进,将SSD的性能达到最高标准,更突显出优势所在。
作为业界知名硬盘厂商,东芝无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流的创造能力和卓越的质量,缔造了硬盘界的传奇。东芝和生产磁头供应商TDK、生产载体盘的昭和电工是非常好的合作关系,三家企业携手促进HDD,三位一体的关系是东芝重要的经营战略,也是东芝另一个重要优势。
聊未来
记得前十年,诺基亚手机普经风靡一时,而如今,苹果的出现完全替代了键盘式手机,尽管大家对曾经还留有难以割断的情怀,但在"更智能、更速度"的新技术所实现的突破,带给了人们全新的体验。
在众多厂商中,东芝在当前的市场占有率、销售额、技术上还会再接再励。积极地尝试扩展更大容量的叠瓦式磁记录(SMR)、热辅助磁记录(HAMR)技术,而东芝目前的策略则是将成熟的PMR达到10TB保持企业级要求的高可靠性,通过SMR技术满足冷数据存储的需求,降低企业冷数据存储单GB低成本的要求,未来则主要开始部署HAMR或下一代硬盘技术微波辅助磁记录(MAMR)来实现更高的扩容策略。
东芝3.5寸硬盘事业部总经理桥本穰先生对于未来HDD、SSD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从未来10年的趋势来看,HDD、SSD还是一个共存共生的一个关系。对此,他表示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SSD市场认可的是它的速度,10TB以上的容量市场还是很大的;
二、HDD目前追求的是大容量,但从成本来看,尽管大家都清楚SSD的优势,但是其高昂的价格,也是一直以来未能替代其它产品的主因之一。
总而言之,SSD注重的是速度,硬盘则是以大容量吸引用户,在2020年或者2025年HDD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两者是并行发展。
小结:
展望未来, 2016年或未来东芝会视中国为战略性市场,在2019年或2020年开始部署HAMR或下一代硬盘技术微波辅助磁记录(MAMR)来实现更高的扩容策略,以便更好的服务全球客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施耐德电气以“新质服务+产业向‘新’行”为主题,第六次参会,展示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驱动、生态协同和行业赋能三大核心领域,以全新升级的“新质服务体系”,助力中国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甲骨文正在成为大规模基础设施供应商的可靠选择。该公司通过AI技术推动应用开发,构建GenAI模型并将智能代理集成到应用套件中。CEO萨弗拉·卡茨透露,公司剩余履约义务达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倍,并预测OCI收入将从2026财年的180亿美元增长至2030财年的1440亿美元。甲骨文正积极布局AI推理市场,凭借其作为全球最大企业私有数据托管方的优势地位,有望在云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