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公司已经对旗下VSAN加以更新,此次虚拟SAN软件的6.2版本新增数据删除以对抗Nutanix与Simplivity的超融合基础设施设备。
VSAN结合vSphere服务器节点中的直连存储机制,从而建立起名为虚拟SAN的汇聚性共享存储资源,从而避免了用户对于共享式外部存储阵列的需求。
此次发布的新版本增添了:
这些数据体积削减方案立足于集成化VSAN节点层面。其重复数据删除功能可作用于固定4K数据块,并在数据由VSAN缓存(包括DRAM与PCIe闪存卡)向SSD移动的过程中加以执行。一旦数据经过重复数据删除处理,其同时亦完成压缩操作。
不过上述功能只适用于配备有全闪存硬件的VSAN产品,而尚无法支持磁盘或者混合型闪存/磁盘配置型号。其设计思路在于,闪存由于使用成本远高于磁盘而能够从数据体积削减技术中获得更为显著的收益,而基于闪存的系统亦能够利用这些速度远高于磁盘的存储资源加快计算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性能。
VMware公司阐述VSAN闪存与混合方案间的区别
VMware公司表示其观察到的VSAN工作负载体积削减比例可达到7:1,不过大家在实际使用中肯定达不到如此可观的水平,特别是如果大家使用这些软件来处理那些“包含大量独特记录的数据库”的时候。根据虚拟巨头的说法,数据体积削减操作大约需要占用多核心服务器CPU资源的5%左右。
擦除编码则采用RAID 5或者6的奇偶校验数据并将其在多台VSAN服务器主机之间往来传输。其中RAID 5最低需要四台主机构建,从而保证四项校验与三条数据片段的往来传输。这意味着保护功能需要占用掉33%存储资源,具体来讲就是保存20 GB原始数据需要使用27 GB存储空间。
而在RAID 6当中则至少需要使用六台主机,从而实现更出色的节点与设备故障保护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存储20 GB原始数据则需要使用30 GB存储空间。
此前的VSAN版本利用复制功能实现数据保护,意味着20 GB原始数据存储需要40 GB空间来支持。
目前让我们感到好奇的是,VMware公司的股东们是否赞同其将自有对象存储软件添加进来以实现擦除编码技术?EMC公司在这一领域已经拥有了Atmos与ECS两套解决方案。
以上图表展示了一套四节点VSAN 6.2配置方案,其采用SuperMicro服务器硬件,主要对抗Nutanix NX-3160 HCIA混合闪存-磁盘产品以及Pure Storage等厂商推出的全闪存阵列——当然,VSAN 6.2配置方案的成本更为低廉。
VMware公司还发布了一份图表以比较VSAN与IDC MarketScape报告中位列第二之HCI供应商的部署情况。根据这份2014年全球超融合型系统供应商评估报告所言,作为比较的对象显然应该是Simpivity而非Nutanix。不过VMware公司指出其自身目前位列第一,而位居第二的则是Nutanix。
IDC MarketScape:2014年全球超融合型系统供应商评估
Vmware公司发布的这份图表显示其在客户数量(VSAN客户已经超过3000家,而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Nutanix目前的客户数量为2100家)、部署单位数以及营收增幅等方面胜出,但优势并不特别明显。
VSAN对Nutanix。需要注意的是,图中并不存在任何基于数量或者单位的纵轴,因此可以肯定这是一份营销专用图表。
VSAN 6.2共提供以下三个版本:
另外vRealize云控制器软件版本亦迎来更新。
我们现在期待着EMC方面是否会将VSAN 6.2引入其融合型以及即将推出的超融合型产品当中。
VSAN 6.2将于今年3月初上市。标准版每插槽售价2495美元,高级版每插槽3995美元,企业版每插槽5495美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