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捷日前携其最新的云和企业级产品组合,亮相于2015年6月3-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此次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等知名云计算机构组织承办,旨在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第七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以“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为主题,邀请了近150位国内外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和分享国内外云计算大数据的技术趋势和实际获益。
寻找更简单且经济的云架构已成为国内众多云服务提供商的重中之重。希捷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可以简化数据管理,提高整体性能和可扩展性,同时还可降低云基础设施的总体拥有成本,对云服务提供商提高竞争性和降低运维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移动设备拥有量的增加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数据量呈现了大量增长。根据相关行业机构的预测,到2020年,我们将产生44ZB的数据,预计届时将有大约56%的数据存储在云端。
希捷科技中国区云和企业级OEM业务总监钱亚欧表示:“数据量的迅猛增长为云市场提供了很多新的机遇。作为全球领先的存储解决方案提供商,希捷将专注于技术创新,顺应发展潮流。通过与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我们能够提供大容量、极具可扩展性的存储解决方案,降低总体拥有成本,进一步促进希捷在云服务领域的创新。”
希捷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让各应用和存储设备之间可以直接传递指令,消除了传统数据中心架构中的存储服务器层,进而降低了超大规模存储基础设施在购置、部署以及服务支持方面所涉及的费用。
希捷科技Kinetic开放存储和大数据首席技术官裘剑一(James Hughes)先生将向参会的嘉宾详细介绍希捷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的最新发展动态,分享希捷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了更好地展示最新的云技术和解决方案,希捷在会场内设立了产品展示区(A18),欢迎业界同仁及广大媒体朋友前往参观。
希捷拥有业界最为广泛的云存储产品组合,包括经过优化适用于各种云计算应用的希捷1200企业级固态硬盘、希捷企业级10K和15K超能盘,专为云环境而设计的8TB和6TB企业级近线硬盘,以及为个人云量身定制的希捷Backup Plus便携式硬盘、希捷Wireless无线硬盘、希捷个人云和商业级网络存储NAS系列。此外,希捷推出的Kinetic开放存储平台也能够重新定义云存储基础设施,提供更简单经济的云架构。从数据中心到个人云领域,希捷均可提供全方位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满足不断变化的云和大数据的需求。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