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底,三星宣布了第二代3D垂直堆叠闪存“V-NAND”,并先后用于850 Pro、850 EVO固态硬盘,还在多个场合公开了不少技术细节。
正在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15上,三星再次公开了3D V-NAND闪存技术的一些细节资料,涉及更加底层的闪存结构,这里我们粗略地看一下。
最核心的是两代3D闪存的结构、密度对比。第二代基于三位的TLC NAND,可以堆叠32层,单颗容量128Gb,所占面积68.9平方毫米,存储密度为1.86Gb/mm2。
而第一代基于双位的MLC NAND,可以堆叠24层,如果想达到128Gb容量,则需要两组64Gb闪存单元并排,此时面积133平方毫米,存储密度0.93Gb/mm2,差了多达1.25倍。
更新的技术,“肚量”更大的TLC规格,都是第二代存储密度大增的关键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TLC在性能、寿命上都比MLC差不少,因此三星现在追求更多的还是容量。
从平面到立体,并不是个简单的堆积过程。2D闪存达到一定密度后,电荷存储能力会大大下降,相邻闪存单元的干扰也会非常严重,无法进一步提升,为此传统的闪存编程分为三个阶段,以便更精确地控制电荷电量。
3D闪存则无需多阶段编程,三星通过高速编程(HSP)整合为单独一个阶段,所需时间和复杂度大大减少。
三星宣称,HSP编程时间只有传统的一半,功耗也能降低40%。
另外通过数据路径层的调整,以及其他各种相关改进,三星还达成了1Gbps的高速传输速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NotebookLM原本主要面向学生用户,但即将推出的幻灯片制作功能可能让其成为职场演示的强大工具。该AI工具基于Gemini技术,能够根据用户上传的文档、网站、视频等资料生成内容。最新发现的未发布功能显示,用户将能够基于上传资源快速创建幻灯片,并结合集成的图像生成器进行定制。此外还可能推出信息图表生成功能,帮助用户将数据可视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三星今日正式发布其混合现实头显设备,该产品被视为苹果Vision Pro的直接竞争对手。据此前体验报告显示,该设备在整体性能上与Vision Pro相当,但其内置的AI功能成为最大亮点。设备搭载多模态Gemini AI,能够实时识别用户视野中的内容并提供相应回答,这是Vision Pro目前缺乏的功能。发布会将揭示设备正式名称、最终功能配置、上市时间和定价策略等关键信息。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