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底,三星宣布了第二代3D垂直堆叠闪存“V-NAND”,并先后用于850 Pro、850 EVO固态硬盘,还在多个场合公开了不少技术细节。
正在举行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 2015上,三星再次公开了3D V-NAND闪存技术的一些细节资料,涉及更加底层的闪存结构,这里我们粗略地看一下。
最核心的是两代3D闪存的结构、密度对比。第二代基于三位的TLC NAND,可以堆叠32层,单颗容量128Gb,所占面积68.9平方毫米,存储密度为1.86Gb/mm2。
而第一代基于双位的MLC NAND,可以堆叠24层,如果想达到128Gb容量,则需要两组64Gb闪存单元并排,此时面积133平方毫米,存储密度0.93Gb/mm2,差了多达1.25倍。
更新的技术,“肚量”更大的TLC规格,都是第二代存储密度大增的关键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TLC在性能、寿命上都比MLC差不少,因此三星现在追求更多的还是容量。
从平面到立体,并不是个简单的堆积过程。2D闪存达到一定密度后,电荷存储能力会大大下降,相邻闪存单元的干扰也会非常严重,无法进一步提升,为此传统的闪存编程分为三个阶段,以便更精确地控制电荷电量。
3D闪存则无需多阶段编程,三星通过高速编程(HSP)整合为单独一个阶段,所需时间和复杂度大大减少。
三星宣称,HSP编程时间只有传统的一半,功耗也能降低40%。
另外通过数据路径层的调整,以及其他各种相关改进,三星还达成了1Gbps的高速传输速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