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闪存代工巨头三星已经在本届闪存记忆体峰会上宣布,将把3-bit(即TLC)闪存引入其V-NAND产品线。
该产品采用TLC NAND 32层设计,作为三层存储单元、TLC与当前企业级NAND产品中所使用的MLC或者称为每单元2 bit的二层单元设计完全不同。
TLC NAND在数据访问速度上无法与MLC相媲美、使用寿命也有所妥协,其全盘写入次数只能达到几百次。也就是说,它需要与复杂的控制器技术相匹配才能获得理想的使用寿命。
我们并没有参加三星的展示活动,但根据一篇相关报道,三星宣称与普通平面TLC芯片相比,其TLC V-NAND能够将编程时间降低达50%、运转功耗也将缩减约四成。
三星方面指出,TLC 32层V-NAND SSD产品将很快投放市场,其技术成果将一举突破10纳米制程工艺这一制造瓶颈。我们对于新推出的V-NAND将采用10纳米单元设计表示怀疑,也许30纳米级别还更为可信。
据推测,新产品将被命名为850 EVO。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很快”面世意味着其上市时间将在今年年底之前,甚至很可能抢在十一月份之前。这款设备能够提供1TB甚至更高——也许是4TB——存储容量,而且适合处理长效存储内容,除非三星公司能够真正通过管理控制机制在每天写满全盘的条件下使其具备三到五年的使用寿命。
三星也在努力降低其SSD新品的写入延迟,前提是访问主机能够与该SSD的控制器配合起来实现写入优化目标。根据该公司的说法,要想让这套方案进入主流市场、他们还需要为其打造标准化接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