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公司传闻中的“MARVIN”融合型基础设施产品已经引起了虚拟业界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尽管该产品的注册商标描述为“用于虚拟化的计算机硬件”,但该公司坚称它其实属于软件业务。
自MARVIN的存在被曝光之后,随之而来的猜测就一直接连不断。很多人认为它可能类似于Nutanix公司产品方案的克隆体,也有人觉得这其实是个缩写词,代表着大规模冗余虚拟基础设施节点。
如今EMC公司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John Roese在悉尼举办的一次EMC论坛上就此作出说明。在主题演讲中,Roese解释称当下通行的将应用程序与存储阵列网络相连、进而接入阵列的模式正在迎来变革。在对这一趋势作出讨论的过程中,他谈到了多种新兴处理方案,即让计算与存储共享同一套硬件并承诺将在今年八月二十四号举行的VMworld大会上公布“大量”相关消息。
这些消息可能与EMC传闻中的超融合项目Mystic紧密相关。当然,也有可能来自MARVIN本身。
无论Roese所指的到底是什么,MaishSaidel-Keesing在自己的Technodrone博客上披露了VMworld大会内容安排、并提到借此公布另一款超融合产品的可能性。
本届大会上将出现题为《企业级弹性IaaS云与VMware超融合基础设施:深度研究》的环节,关注对象为“由VMware支持的融合型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简称VMCI),能够在单一虚拟化机制之下与硬件与软件组件加以结合,旨在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提供单点登录机制。”
文章同时指出,融合型基础设施产品能够提供“来自网络、计算服务器以及存储体系的预先集成并经过优化的硬件与软件捆绑方案,且与虚拟化、管理以及其它软件相结合。”
VMworld大会上的这一对话环节还承诺重点关注“基础设施即服务领域,并将深入阐述如何利用VMCI为用户带来简便且具备自动化特性的IaaS工作负载配置与部署方案。”
Saidel-Keesing指出,VMCI可能是VMware融合型基础设施的缩写,而VMware也确实在这一名称之下给出了部分消息,不过目前虚拟巨头使用的全称仍然是“虚拟机通信接口”。
在该对话描述中并没有直接提到MARVIN,但通过内容可以看出VMCI与MARVIN存在相当数量的功能交集。结合Roese在悉尼的主题演讲来看,几乎可以肯定本届VMworld将把融合型基础设施作为一大重点内容来对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