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数字智慧病理发展专题分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与瑞金医院宁光院长、胡伟国副院长、王朝夫教授等病理界顶级专家,共同发布了中国首个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和首本《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共同助力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
*此大会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基金会、上海市数字医学创新中心承办。华为、商汤、江丰生物支持。
病理是公认的诊断“金标准”,最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而存储在病理数字化过程中承接着尤为重要的“最后一公里”作用。
因此,华为数据存储深耕医疗行业,联合瑞金医院在数字化病理根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华为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与FusionCube超融合基础设施,推出数字化病理存储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了业界传统方案中病理切片调阅慢、数据存储成本高、数据共享难等问题。此方案具备几大关键能力:
●华为创新的并行分布式文件系统,实现一秒内1000+切片并发阅片,提升病理调阅性能80倍,实现全院临床、教学、科研随时随地调阅切片的极致体验。
●独有的病理无损压缩算法,对未知格式进行智能识别,对已知格式进行语义分割、参考压缩,突破了行业空白,节约30%+的存储空间。
●高密专有硬件设计,可帮助医院节约机房空间70%,单柜达到11PB,足以容纳5-15年的病理数据。
●联合首创分院区/医联体/二三级医院数字病理一体机,1套设备顶6套。其满足一体化交付、家电化安装、可视化运维的极简交付与运维,实现基层医院或者分院区数字化病理快速上线,从而实现国家卫健委提出的病理业务同质化管理要求。
此外,本次论坛还发布了《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从病理科的发展现状、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建设的多端价值、院端建设逻辑、产业端合作逻辑等多个模块为病理科数字化、智慧化、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解答。更重要的是,《白皮书》集聚了顶级三甲医院病理科与行业领先企业的智慧与经验,对国内病理科发展现状和发展需求进行了细致梳理,能够有利于赋能和加速中国病理科的升级和进步,让数字技术成为医疗事业的强大助力。
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表示:医疗非结构化数据正在高速增长,传统非结构化数据孤岛式的建设已经无法满足医院临床、科研和教学的诉求,面向患者及医生应该尽快构建应用融合、数据融合、存储融合的多模态融合影像数据平台,加速医疗科研-临床的快速转化。
放眼未来,数字化智慧病理科对于个人、医院、社会均有着重要意义。大力发展数字化病理以及改善病理诊断的可及性、准确率和基层病理的诊断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华为联合商汤、衡道、江丰生物在瑞金医院开展了一系列数字化智慧病理创新实践,为医学事业高质量、标准化的发展做出努力。后续,华为将持续加强健康医疗领域的投入,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建设面向“下一代疾病诊断理论“的科研创新平台,加速病理理论的革命与创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