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4日,2023创新数据基础设施论坛在德国慕尼黑举办。本届论坛以“新应用、新数据、新韧性”为主题,来自全球的行业专家、合作伙伴等嘉宾,共同就YB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展开探讨。会上,华为全面阐述了拥抱新兴应用生态、高效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全面提升数据韧性等数据存储产业演进方向,助力企业释放数据价值。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发言
华为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存储产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会:
首先,数据应用日新月异,56%的企业都在部署AI应用;同时96%的企业计划构建云原生应用。
其次,数据爆炸式增长,80%新增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
最后,数据韧性挑战日益严峻,勒索病毒变种快,同比增加98%,而且14.1%的企业遭受勒索攻击后数据无法恢复。
新兴的大数据、AI应用对多样化数据并行处理提出更高要求,数据存储和数据应用之间的分工协作模型正在重新构建,新的数据范式时代正在到来。云原生应用将越来越多地引入到企业数据中心,为此,高性能、高可靠的容器存储成为必需。
非结构化数据正在进入企业生产决策系统,实时的访问让数据热度不断提升,分布式存储的读写带宽和IO访问效率需要得到数量级的提升。同时,分布式存储需要在软件、算法以及硬件方面通过系统性创新,满足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对极致成本效益的要求。此外,数据规模的增长带来严重的数据重力问题,需要构建智能的数据编织能力,实现跨系统、跨地域、跨云的全局统一数据视图和调度。
数据安全威胁正在从自然灾害、物理损坏向勒索软件等人为攻击转变,企业需要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防御,提升数据韧性。零日漏洞的增加、数据无法恢复带来的巨大损失,使得以网络、应用、主机安全构成的企业数据安全体系不足以满足企业最新的数据韧性需求。数据存储正在成为守护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多的数据韧性能力将被内嵌到数据存储产品中,例如勒索检测、数据加密、安全快照和AirGap隔离区恢复特征等。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指出,华为数据存储携手客户与伙伴共同成长,提供丰富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其中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和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均荣获2023 Gartner Peer Insights™客户之选。
纵观全球整个数据存储产业,2022年全球前五名外置存储厂商发货容量是2012年的3倍,相比于正在迎来的YB数据时代,这还远远不够。华为预测2032年这一数字将实现10倍增长,超过100EB。数据存储在不断追求大容量、高性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构建新的数据范式、智能的数据编织、内生的数据韧性,助力企业释放海量数据价值,也使能数据存储产业的飞速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