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4日,2023创新数据基础设施论坛在德国慕尼黑举办。本届论坛以“新应用、新数据、新韧性”为主题,来自全球的行业专家、合作伙伴等嘉宾,共同就YB数据时代下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展开探讨。会上,华为全面阐述了拥抱新兴应用生态、高效处理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全面提升数据韧性等数据存储产业演进方向,助力企业释放数据价值。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博士发言
华为认为,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数据存储产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变革和发展机会:
首先,数据应用日新月异,56%的企业都在部署AI应用;同时96%的企业计划构建云原生应用。
其次,数据爆炸式增长,80%新增的数据为非结构化数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8%。
最后,数据韧性挑战日益严峻,勒索病毒变种快,同比增加98%,而且14.1%的企业遭受勒索攻击后数据无法恢复。
新兴的大数据、AI应用对多样化数据并行处理提出更高要求,数据存储和数据应用之间的分工协作模型正在重新构建,新的数据范式时代正在到来。云原生应用将越来越多地引入到企业数据中心,为此,高性能、高可靠的容器存储成为必需。
非结构化数据正在进入企业生产决策系统,实时的访问让数据热度不断提升,分布式存储的读写带宽和IO访问效率需要得到数量级的提升。同时,分布式存储需要在软件、算法以及硬件方面通过系统性创新,满足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对极致成本效益的要求。此外,数据规模的增长带来严重的数据重力问题,需要构建智能的数据编织能力,实现跨系统、跨地域、跨云的全局统一数据视图和调度。
数据安全威胁正在从自然灾害、物理损坏向勒索软件等人为攻击转变,企业需要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防御,提升数据韧性。零日漏洞的增加、数据无法恢复带来的巨大损失,使得以网络、应用、主机安全构成的企业数据安全体系不足以满足企业最新的数据韧性需求。数据存储正在成为守护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多的数据韧性能力将被内嵌到数据存储产品中,例如勒索检测、数据加密、安全快照和AirGap隔离区恢复特征等。
华为公司副总裁、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指出,华为数据存储携手客户与伙伴共同成长,提供丰富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其中OceanStor Dorado全闪存存储和OceanStor Pacific分布式存储均荣获2023 Gartner Peer Insights™客户之选。
纵观全球整个数据存储产业,2022年全球前五名外置存储厂商发货容量是2012年的3倍,相比于正在迎来的YB数据时代,这还远远不够。华为预测2032年这一数字将实现10倍增长,超过100EB。数据存储在不断追求大容量、高性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构建新的数据范式、智能的数据编织、内生的数据韧性,助力企业释放海量数据价值,也使能数据存储产业的飞速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