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以“新IT,新引擎”为主题的第七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 2021)成功举办。在主论坛,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中国区总裁童夫尧发表《智能基础架构 构建新IT底座》主旨演讲,以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导向,创新性地总结出以双态IT为核心的“新IT”转型框架。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领者和赋能者,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基于“新IT”转型框架,构建敏捷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智能基础架构,为“新IT”打造智能底座。
童夫尧认为:“在数字化转型和双碳目标这两个国家级战略的推动下,企业正在从传统IT向‘新IT’转型。基于数字化业务场景创新、数字原生组织转型、‘新IT’技术架构等方面的成功实践经验,联想提出‘稳态+敏态’双态结合的‘新IT’转型框架,同时支持传统稳态业务的数字化,以及创新的敏态数字化业务,致力于成为‘新IT’时代驱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中国区总裁童夫尧演讲
“新IT”转型框架五大要素:应用现代化+架构敏捷化+数据智能化+能耗低碳化+云边协同化
童夫尧详细介绍了联想基于双态IT能力的“新IT”转型框架,包含应用现代化、架构敏捷化、数据智能化、能耗低碳化、云边协同化五个部分。
企业复杂的业务痛点对IT架构的原生应用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现代化旨在采用云原生、低代码的方式重构敏态应用,推动敏态业务以更灵活更快速的方式发展。联想应用现代化使用了企业级应用蓝图、独有的服务网格技术等,可以同时实现对稳态应用和敏态应用的支持,超过200个敏态应用转型到云原生平台,大幅缩短新应用上线、扩容时间到分钟级。同时,通过自身能力的内生外化,联想能够向客户提供应用现代化咨询服务、云原生平台导入、应用现代化改造等服务,以及可完全与云原生平台集成的自动化运维和智能化运维的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的业务带来了众多的不确定,企业的IT架构需要灵活应对。架构敏捷化是基于云技术,对整体架构、开发、运维、产品交付等进行敏捷化转型。联想已在全球21个数据中心部署混合云架构,在混合云环境下部署一站式DevOps解决方案,实现应用版本迭代速度由3个月缩短到1周甚至更快,效率提升66%。联想的敏捷实践可以和传统稳态IT结合起来,实现ITIL+DevOps的双态统一运维体系,满足企业IT转型的关键需求。
大量的数据采集,需要通过分析、积累等智能化流程处理后产生业务价值,赋能企业生产经营。联想的数据智能化,在One Lenovo生态优势联动下,依托联想研究院等资源,可以输出包括支持海量数据采集和存储的联想大数据及数据湖、人工智能训练平台炼AI大师、联想大脑、联想数智运营中心(DIOC)等一系列领先解决方案,为企业数智化建设赋能。
能耗低碳化是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中取得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关键。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不仅是“双碳工作”的先行者,同时更是技术赋能者,已率先展开了绿色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探索。联想独创的温水水冷算力技术,已有四万多节点服务于全球客户。在联想低碳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中,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降低IT非必要负载,和废热回收再利用等方式,可以实现节电35%,减少碳排放55%。结合联想水冷技术,数据中心PUE值可以低至1.1。
智能数据中心需要具备云边协同的能力。联想面向企业场景的5G网络包含云化5G基站,MEC软件平台和MEC硬件等方面。目前,联想正在致力于通过5G和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融合,赋能智能制造、车联网、智慧园区等垂直领域,陆续推出覆盖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大功能、七大集成能力的边缘计算产品系列,并积累了从顶层平台设计、平台软件研发以及产品开发与实施的三大服务能力,具备开放、高效、高可靠性、灵活性、成本优势的技术特性。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中国区总裁童夫尧演讲
“一切皆服务”:全栈能力构建“新IT”智能基础架构
随着新技术架构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成功应用,企业IT的交付模式正在发生变革。童夫尧表示:“当今是云和数字化转型的时代,‘一切皆服务’是一个重要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客户不再像以往购买软硬件的方式来建设信息化系统,而是希望厂商能以服务模式进行业务交付,为其提供IT全生命周期内的全栈服务。”
基于客户的新需求,联想在本届创新科技大会上正式推出联想TruScale服务战略,将“一切皆服务”的理念与完善的科技生态、技术、产品、方案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全新服务模式,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标杆式的应用落地。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中国区总裁童夫尧演讲
自联想开启3S智能化转型战略以来,作为联想三大基础业务集团之一,联想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ISG)致力于为千行百业打造敏捷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智能基础架构,在不断构建“新IT”底座的同时,推动联想TruScale服务在中国的加速落地,致力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石。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虽然生成式AI能够快速编写代码,但编程的核心价值并非仅在于编码本身,而在于培养计算思维。编程教会我们抽象化思考、资源调度、延迟执行和贪心优化等思维框架,这些技能在商业决策、项目管理和战略执行中同样适用。在AI加速发展的时代,不具备计算思维的领导者将无法评估AI输出的质量,成为盲目的决策者。真正的竞争优势属于那些能够像程序员一样精确、结构化思考的人。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LA技术通过将AI视频生成中的注意力权重智能分类,对不同重要程度的权重采用差异化计算策略,成功实现了95%的计算量减少和20倍的速度提升,同时保持视频质量不变,为AI视频生成效率优化开辟了新思路。
OpenAI正式发布Atlas浏览器,集成ChatGPT功能,支持文本和语音控制网页交互。该浏览器基于Chromium开发,支持Chrome扩展,提供智能代理模式完成复杂任务。用户可通过侧边栏调用ChatGPT分析网页内容,AI能记忆浏览历史并协助完成购物等多步骤操作。然而隐私设置默认开启数据训练共享,引发安全担忧。
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联合提出多人Nash偏好优化(MNPO),突破传统双人训练局限,让AI在多人游戏环境中学习处理复杂非传递性偏好。该方法通过时间依赖设计,让AI与历史版本对话练习,在所有主要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方法,在Arena-Hard中甚至超过GPT-5,为AI对话系统训练提供了更贴近真实世界复杂性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