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东芝发布了当前容量最大的机械硬盘,归属企业级产品的MG08系列,可选16TB。本月,东芝就之前发布的MG08系列在北京召开了一场东芝硬盘媒体交流会。现场,东芝存储部门多位高管与多家媒体到场,一同探讨东芝存储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中国市场规划。
据悉,东芝MG08是业界首款适用于云和传统数据中心应用的16TB容量传统磁记录(CMR)硬盘,产品采用第八代技术,与MG07(14TB)相比增加了14%的可用容量,因此适用于密集存储解决方案,并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每TB成本优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TCO。
此外,东芝MG08依然是9碟充氦封装(第二代),CMR传统磁记录,3.5英寸的MG08系列具备7,200rpm的转速性能、每年550TB的工作负载、250万小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512Mib缓存以及SATA和SAS两种接口选择,完全符合行业标准。
未来,东芝还将继续加大在硬盘存储密度方面进行研发投入,后续还将推出18TB(MAMR)高容量NL硬盘技术,在磁头上使用微波振荡器,提高磁盘记录容量,为企业用户带来更高效的存储方案。
2018年,在整个经济陷入“寒冬”的大环境下,东芝存储业务却在中国实现了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东芝与中国系统供应商合作,致出货量同比增长14%;另一方面,公司与深安协达成战略合作,重点关注日益增长的视频监控市场需求,并且在该市场中收入同比增长了15%。不仅如此,东芝更将目光放在了硬盘驱动器市场,优先考虑战略合作伙伴和业务关系,并虚拟垂直整合伙伴关系。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构建了Video-MMMU基准,通过300个专业教学视频和900道问题,评估AI模型从视频中学习知识的能力。研究发现人类专家知识增益达33.1%,而最先进的AI模型仅达15.6%,特别在知识适应新场景方面表现不佳。该研究揭示了当前AI在真正理解和应用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为未来AI教育应用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清华大学等机构开发的SimpleVLA-RL框架突破了传统机器人依赖大量人类演示数据的局限,让机器人通过强化学习自主试错掌握技能。该方法在数据稀缺情况下将成功率从17.3%提升至91.7%,并在真实世界中验证有效,机器人还自主发现了"推切"等创新操作方式,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