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华为全联接大会已经落幕。今年大会有不一样之处,在这之前是“云”“管”“端”战略,2018年之后,相信很长一段时间会是AI+“云”“管”“端”战略。
对于华为来说算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从最早的华为云计算大会,到今年已经第三届的华为全联接大会,我每次参会,从大的层面都想看一看,华为推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是否是像任正非说的聚焦在工具上,助力在实体上。
我也在看华为每次的做出来的“工具”是否走样?是否是变成绚丽的“金斧头、银斧头” ,是否是炫耀锄头,而忘了锄头的种地功能?
还好,全联接大会的主题一直延续着“工具”来发展,没有走样。这次主打的华为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在我看来,当属“工具”无疑,还是具有强大多功能的“工具”。是能够创造更多机会的“工具”。未来是能给企业用户提供强大的帮助能力的“工具”
主航道对于任何一个大型企业来讲都非常重要。偏离航线就可能面临覆灭的危险。所以华为的主航道战略几十年来从最早的“管”,到“云”,在到“端”。也是从不断试错中摸索出来的。
此次大会上,华为发的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其核心是让“云”“管”“端”灵动起来。其主航道聚焦没有变。
为了让主航道更快、更宽、更强,是华为研发的AI芯片的原因,这次华为发布的是两颗芯片。当然未来会陆陆续续发布一系列芯片。
这些芯片能够是从云到边缘、到端、还有不同物联网终端,全场景支持人工智能,其架构最最关键的是有一个统一的达芬奇架构来支撑。在我看来华为最大的魄力和技术创新是个统一的达芬奇架构下能够解决从极致的低功耗需求到极致的大算力需求全覆盖。
也就是说,你能想到的智能设备,其数据的流动将不存在羁绊。
任正非讲过一句话,说华为已经进入无人区。大的方向看这是因为基础科学停滞不前,美国之前拥有的数十年的领先优势,慢慢被拉平。所有今天全人类面临的问题是理论进入瓶颈期,技术创新进入滞后期。
从企业来看,这不仅仅是华为面临的问题,包括今天各个行业的领头者都面临的问题。没有引领者,只能往前走,往任意一个方向都可以说是往前走。那么就面临着真正的往前走,也可能往回走。任正非讲未来华为的发展只要“方向大致正确”。那么AI是否是任正非所说的“方向大致正确”方向?
那么AI是大致方向正确的领域吗?如果从分蛋糕的角度看,从AI身上获取利润的空间远远大于人类。
因为人类的增长有限,比如人类的数量在2018年总人口预计74亿多一点,但是到了2050年,预测总人口也就是80亿。企业来从人类身上挖掘利润促进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
但是AI增长是无限的。就是到2020年,预测就有1000亿个智能终端出现,到2050年,上万亿个智能设备出现也不足为奇。首先如果每个智能设备的芯片华为能分一份蛋糕,那么都是数十万亿到百万亿人民币的市场。
所以未来服务AI,赚取AI的利润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这么看来,AI方向大致正确。
当然对于华为来讲,在没有引领者的时候,只能是自己摸索,摸索困难重重。
华为从跟随到引领,要突破无人区,要突破不确定性,其成本和魄力值得大家思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后来广为人知的“云上奥运”这一说法,正是从这一刻起走上历史舞台。云计算这一概念,也随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乘云科技CEO郝凯对此深有感受,因为在2017年春节过后不久,他的公司开始成为阿里云的合作伙伴,加入了滚滚而来的云计算大潮中。同一年,郝凯带领团队也第一次参加了阿里云的“双11”活动,实现了800万元的销售业绩。
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变革的不断深入,人类社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作为智能世界和数字经济的坚实底座,数据中心也迎来了蓬勃发展。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