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华为举办了5G发布会,我去参加了。其实去之前没想到是一个全球规模的发布会,数十家国际媒体和数百家中国媒体参加。当时华为公共关系部门的人也仅仅简单说,有款5G产品近期要发布,你想不想了解一下?我说好啊。5G是华为最新的技术结晶。所以我想看看是否像前几天任正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我们有些东西,欧美国家非买不可”。
说实话,当听到华为常务董事、运营商BG总裁丁耘在现场揭开5G基站的红盖头的时候,震撼还是蛮大的。产品形态上,通过对比4G基站,这款宏观基站真是碾压之前的4G基站。这款基站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功耗更低。
同时现场也请一位安装人员现场安部署了一下,非常简单式的“傻瓜式”安装。
这款5G基站是首款基于5G 基站核心芯片——华为天罡打造的。 “该芯片为AAU 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实现基站尺寸缩小超50%,重量减轻23%,功耗节省达21%,安装时间比标准的4G基站,节省一半时间,有效解决站点获取难、成本高等挑战。”
华为5G的优势首先是大带宽多天线集成。大带宽是指如果说4G每个Cell容量是150Mbps(每秒传输的位数量),那么华为5G单Cell容量达到14.58Gbps,单容量扩大近百倍。
多天线是指华为5G基站目前实通过64T64R(64通道发射64通道接收来)提升网络覆盖。64T64R覆盖相比8T8R提升了80%。可以节省7成新增站址。
当然华为5G的一个优势就是极低的能耗。华为5G实现了25倍于4G的每比特能效。就是说如果4G基站和5G基站同时发送和接受同样的数据量,4G消耗25瓦特的话,5G仅仅消耗1瓦特。
5G的出现是解决数据洪流的,当海量数据从华为5G宏观基站发出,是否有相应的终端能吸收?华为同样打造了华为商用终端5G CPE Pro,该产品的核心是华为5G多模终端芯片——Balong 5000(巴龙5000)。
5G CPE Pro的核心是比指甲盖还小的Balong 5000,Balong 5000在单芯片内实现2G、3G、4G和5G多种网络制式。
所以搭载Balong 5000的华为5G CPE Pro是可支持4G和5G双模式的,所以当华为5G基站部署运行的时候,只要有5G网络,通过在华为5G CPE Pro就可以实现3秒下载1GB的高清视频,将极大的影响人与人,人与房、人与车等的连接。可以看到首先引领智能家居进入5G时代。
5G不仅仅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同时对于IT架构形成新的挑战和机遇。任正非其实在1月17日回答媒体的时候,说的很清楚“其实我们做的就是“管道”,给信息流提供一种机会。我们做的服务器存储不就是“管道”中的一个“水池”吗?终端不就是“水龙头”吗?所有这些技术都是一脉相通的。”
任正非没有说的是5G的出现对于服务器和存储形成新的挑战,一方面对于计算力形成新的挑战,一方面对于存储数据的“水池”需要更宽广,更结实。
所以未来的一定是边缘计算和云计算、边缘存储和云存储并存。只有这样才能满足5G带来的信息洪流冲击。
此次发布会华为提到了极简网络、极简运维、极简部署。但是我们应该理解事物都是具备两面性的,极简的背后就是“极其复杂”。就是为了让用户体验极简网络,华为需要花费海量的人员、海量的资源和海量的研发来实现。所以在我看来华为一方面还缺大量的人才,也就是未来华为还需要大量的真正的人才。一方面任正非又说“华为现在问题的就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但是是否“极简的机构”能产生“极简的优质的产品”?这个我们五年后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