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正在通过增加14G PowerEdge服务器来提高自己超融合产品线的性能,VxRail也实现了三位数的收入增长,这只是短期的上涨还是更深层次的东西?
戴尔的VxRail和XC系列一体机将采用最新的至强Scalable处理器。XC系列也将被赋予新的NVMe SSD配置。
采用Skylake的VxRail系统可以实现是13G产品线2倍的IOPS性能,更快的响应时间,可预测的响应时间缩短了9倍,而价格是相同的。
此外这些系统得到了Isilon SD Edge的文件支持,可用于远程办公或者分支到边缘的文件部署,可以配置3个Nvidia GPU而不是1个,戴尔认为这将有助于扩大用例范围。
XC系列采用Skylake的一体机核心数都增加了50%,GPU性能也提高了50%。增加了数据保护软件,同样地,这再次扩大了用例覆盖范围。
令我们惊讶的是,戴尔有超过100万个独立的HCI配置,所有挑剔的选项都考虑在内。
HCI市场增长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在整个融合基础设施市场中是增长最快的,根据IDC的数据,第二季度这部分市场的收入达到7.634亿美元,年增幅为48.5%。HCI现在已经在整个融合基础设施市场中占比1/4,预计到2021年规模将超过76亿美元。
戴尔称自己在HCI市场占据领导位置,根据IDC的数据,第二季度戴尔在该市场的份额为29%,年增幅为149%。
戴尔EMC融合平台及解决方案部门总裁Chad Sakac认为VxRail在第二季度实现275%的增长“令人惊讶的”。戴尔估计,今年HCI的收入——也就是VxRail、XC和VSAN Ready Nodes——接近10亿美元。
目前戴尔有大约11000家VSAN客户,其中1/3是运行VxRail的,也就是数千家客户,此外还有2/3的客户希望自己动手构建HCI而不是采用一体化的、按键即用的HCI。
Sakac认为,一家成功的提供商需要有这两种产品——杀手级的软件和杀手级的一体化产品。
HCI市场的发展
HCI正在成为本地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构建模块。在我们看来,这意味着Sakac的部门将成为年收入10亿美元的部门。
他认为,我们仍处于HCI增长的初期,这并不是一种“零和博弈”,HCI会取代现有套件,而不是让这个市场扩大。“可能会有很多玩家成长起来。”
他认为,未来一定会出现HCI提供商的整合。现在我们看到了思科收购Springpath,HPE收购SimpliVity。
我们还会看到新的玩家吗?我们可以猜测,会看到一种Google Kubernetes的一体机。Red Hat可能会做些什么,当然是为自己打造的HCI产品构建一个软件和硬件的生态系统。
Sakac认为,HCI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任务关键型企业。我们将会看到HCI用于物联网,简化边缘IT系统环境,我们将看到HCI功能中将增加对象存储。
评论
将HCI产品升级到Skylake处理器,这对戴尔以及所有基于x86的HCI厂商来说都一个一个赌注。提升的性能意味着可以支持更多工作负载,如果提供商不升级的话,他们的产品会看起来动力不足。
采用14G的VxRail一体机可以从12月2日开始供货,采用14G的XC640、XC740xd和XC740现在已经开始供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breOffice 25.8版本以"更智能、更快速、更可靠"为特色正式发布。新版本在多个方面实现性能优化,包括启动速度、文档滚动和文件打开速度的显著提升。该版本增强了对微软Office文档格式的兼容性,改进了连字符处理和字体兼容性,Calc表格组件新增十多个函数以更好支持Excel文件导入。值得注意的是,LibreOffice 25.8首次支持PDF 2.0格式导出,并具备PDF数字加密和签名功能。新版本提高了系统要求,不再支持Windows 7/8系列和32位系统。
谷歌DeepMind团队开发出ViNT视觉导航系统,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仅通过"看"就能在陌生环境中导航。该系统模仿ChatGPT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600万个导航轨迹掌握通用导航能力,在未知环境中的成功率达87%。这一突破将推动物流配送、家庭服务、搜救等领域的机器人应用发展。
微软AI首席执行官苏莱曼发文称,研究AI福利和意识"既不成熟又危险",认为这会加剧人类对AI的不健康依赖。而Anthropic、OpenAI等公司正积极研究AI意识问题,招聘相关研究人员。业界对AI是否会产生主观体验及其权利问题分歧严重。前OpenAI员工认为可以同时关注多个问题,善待AI模型成本低且有益。随着AI系统改进,关于AI权利和意识的辩论预计将升温。
谷歌DeepMind推出AlphaFold3,革命性提升分子结构预测能力。该AI模型采用创新扩散网络架构,能够精确预测蛋白质与DNA、RNA、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准确率比传统方法提高50%以上。这一突破将显著加速新药开发,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并通过免费开放服务促进全球科研合作,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进入AI驱动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