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浪潮存储成功中标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集采项目。在此项目中,浪潮存储提供了近20套浪潮智能存储AS5500G2,不仅帮助该研究院构造了高带宽、低时延数据传输环境,还实现了比传统解决方案节能15%,节省费用30%的目标;此外,浪潮还提供了浪潮 DPS 备份软件、物理磁带库TL3000,组建了高可用的备份容灾方案,确保了研究院存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用性。
日前,浪潮存储成功中标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集采项目,中标金额超过千万。在此项目中,浪潮基于智能存储AS5500G2、DPS 备份软件、物理磁带库TL3000,帮助研究院构造了高带宽、低时延的数据传输环境以及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平台。
华中科技大学是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为了推进发展世界领先的、面向全脑连接图谱测绘研究的脑空间信息技术,华中科技大学、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四方强强联手,创建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该机构拥有5年共计4.5亿人民币(约合6700万美元)的科研经费,将在未来招募120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力争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脑科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脑科学研究提出海量数据存储需求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生物医学成像专家骆清铭教授是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的领导者。骆教授表示:"该研究机构将开展人脑成像,目标是成为一个国际中心,以帮助从脑疾病到类脑人工智能的研究者绘制各种神经连接。我们渴望与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合作,目前已经和Allen脑研究所、冷泉港实验室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展开合作。"
同时,骆清铭教授介绍到,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将会产生海量数据,一个小鼠脑的数据量已经达到了8TB,而人脑的体积大约是小鼠脑的1500倍,如果以研究院现有速度需要一台成像系统至少花费20年时间完成数据采集。目前该研究院正致力于提高速度并采用多套成像系统并行工作。
25PB大容量+6GB/S高带宽的智能存储平台
浪潮结合多年来的项目经验,为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制定了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方案采用近20台浪潮智能存储AS5500G2,构建高效、安全的统一存储资源池,提供25PB裸容量,保证 6GB/s 左右的 IO 带宽,充分满足研究院对脑空间信息大数据的应用需求。在实现大容量与高带宽的同时,AS5500G2还有助于系统建设成本的控制,数据显示,基于浪潮智能存储AS5500G2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比传统解决方案节能15%,节省大约 30%的费用。
在可用性方面,AS5500G2采用全冗余架构、全模块化、冗余缓存、双活控制器设计,主要部件无单点故障,减少了硬件故障对数据安全的威胁。而且,浪潮还推荐了浪潮 DPS 备份软件、浪潮磁带库TL3000相结合的数据备份容灾解决方案,其采用LAN 备份方式,来实现集中、统一、快速、自动的数据备份。
新一代浪潮智能存储G2平台自2017年2月上市以来,便受到了广泛关注。除了在此次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数据中心批量应用外,浪潮智能存储G2平台在政府行业、金融行业、能源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企业等领域更是实现了规模化覆盖,承载大量关键业务,在推动业务转型、提升业务可用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英伟达和诺基亚宣布战略合作,将英伟达AI驱动的无线接入网产品集成到诺基亚RAN产品组合中,助力运营商在英伟达平台上部署AI原生5G Advanced和6G网络。双方将推出AI-RAN系统,提升网络性能和效率,为生成式AI和智能体AI应用提供无缝体验。英伟达将投资10亿美元并推出6G就绪的ARC-Pro计算平台,试验预计2026年开始。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