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的兴起,背后折射出用户对云平台定位的深刻变化,反映出从'业务云化'到'云化业务'的需求变革。"在7月24日-25日举行的2017年OpenStack中国峰会(OpenStack Days China)上,浪潮集团系统软件部总经理张东对OpenStack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快速崛起,表达了自己的理解。
浪潮集团系统软件部总经理张东
在张东看来,云计算1.0时代建设的重点在于云基础设施,完成IT基础资源的池化、调度、智能管理和服务交付,再将传统应用迁移到云平台之上,实际上是业务云化的过程。而云计算2.0时代用户更加重视从业务的实际需求出发设计云平台,期望在敏捷开发、快速响应、新技术支撑等细节上有差异化需求,支持云原生应用,强调云化业务。
云计算2.0时代的"新四化"
云计算2.0概念已经提出了将近两年时间,现在几乎已经成为所有厂商的共识,张东认为云计算2.0时代企业级云计算的发展将会呈现平台化、行业化、智能化、可信化四大趋势,即"新四化"。
所谓平台化是指云计算支撑系统将从云资源管理系统向云操作系统演化,未来云计算平台除了继续承担向下的基础设施整合外,更多的将会管理云上各种各样的作业、各种各样的应用容器和中间件,以支撑各类云原生应用服务。在这一趋势下,云操作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下通过软件定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管理,实现异构资源的高效融合和弹性调度;对上提供云作业的统一调度和管理机制和可定制的系统软件栈,支撑各类基于云的应用,实现传统应用的无缝云化,以及对云原生应用提供支持。
而在云计算2.0时代,行业云将成为最被用户和厂商看重的主要云形态。到2020年, 80%以上的500强企业将通过行业云向他们的客户提供数字服务,政务云、金融云、电力云、医疗云和交通云等行业云等将会不断出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高价值资产将逐步向云中转移。
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5G等大型数字技术产业与云平台的结合将产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到2020年, 40%的数字化转型举措将由基于云计算的人工智能来完成;同时大数据分析业务通过对行业云数据价值的充分发掘,再与行业云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的交换与共享,势必提升大数据分析的效能,以CBD(Cloud、Big data、Deep learning)为代表的未来智慧计算将成为引领未来计算发展的核心。
安全、可信仍是企业选云用云的主要考量因素,有效防范应对安全威胁和构建可信的云平台仍将是云2.0时代的重点方向。随着可信云服务认证体系的日趋完善,对于数据管理、业务质量等方面的评估标准逐步落地,基于云的数据加密、威胁分析、区块链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到2020年,云计算将成为提供 IT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主流平台之一。
云计算2.0时代"新四化"面临的挑战
弹性可扩展的IT基础设施与云计算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能力,助力企业突破业务挑战、实现业务应用的多样化,进而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实现、提升其行业竞争力OpenStack基金会主席Alan Clark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做决策时,都会把云端、特别是基于OpenStack开源技术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作为首要考虑选项,藉此来加快业务创新速度,并缩短获取业务价值所需的时间。"
OpenStack基金会主席Alan Clark
在张东看来,OpenStack是云计算2.0时代非常好的选择,因为它是"一个标准的框架,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底层资源,最终都能融到这个框架下,向上也是一样的。OpenStack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对越来越复杂的IT资源的管理能力上,框架本身并不做一些底层技术的开发,而是依靠其他独立产品。"张东表示:"浪潮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是将OpenStack作为一个核心,其他的模块都是对接到OpenStack之上。但是这并不代表只有OpenStack,比如说对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的软件、在OpenStack里做的不太好的一些模块,我们或者自己开发,或者使用第三方产品,会是多个方案组合的策略。"
浪潮"FAST"构建差异化
对于OpenStack架构未来的发展,张东认为"FAST"云计算产品设计理念是浪潮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心所在。浪潮的"FAST"是指从Functionality(功能性)、Availability(可用性)、Security(安全性)、Toolchain(工具化)着手,提供成熟、完善、易用的OpenStack方案型产品,推动开源技术更好普惠。
基于OpenStack的浪潮云海OS 5.0
在功能性上,浪潮在云海OS 5.0中对OpenStack进行了功能优化及扩展,尤其在计量计费、流程审批、细粒度监控等运维运营管理层面,将浪潮InCloud Manager与OpenStack做深度的融合,满足企业级云平台的系统性需求。
在可用性上,浪潮云海OS 5.0针对用户关注的云平台核心能力进行了针对性的选择和优化,提升定位问题的能力。同时,提供覆盖系统架构、控制器、虚拟化、存储的全方位高可用性设计,保证平台整体可用性的最优化实现。
在安全性上,浪潮云海OS 5.0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及时准确地发现云平台的异常行为和安全威胁,提供安全态势感知、残余风险分析、威胁识别和定位以及智能策略响应,并提供从基础设施、网络边界、虚拟化、云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租户安全、运维安全等方面强化安全防护能力。
在工具化上,浪潮云海OS 5.0通过应用和优化容器化部署技术,可实现简易、快速的云平台部署,并为后续的平台升级提供便利。同时提供可视化运维、智能监控等些列运维工具,提升平台的自动化运维运营能力。
目前,浪潮云海OS 5.0已在金融、能源等多个行业用户中成功部署。在能源行业,浪潮帮助中国石化河南石油分公司建设的OpenStack云平台,成功将单台设备资源利用率提升至60%,能耗降低45%,空间节省60%,同时高效的资源管理使得业务部署周期从月提升到分钟级,并且运维效率提高300%,运维成本降低80%。而在金融行业,浪潮在某银行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基于OpenStack部署的金融生产云,规模接近1000个物理节点,创新性的实现了互联网金融业务与OpenStack开源云平台的深度结合,确保了业务快速创新、快速部署、快速上线。光大证券也与浪潮合作新建OpenStack环境,将原有的VMware集群和新环境统一纳入浪潮云海OS云平台管理,实现1000台物理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管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