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正在通过与Google Cloud Platform打造一个混合云的策略,目标直指成为一个数据中心控制平面的平台。
Nutanix公司首席产品及开发官Sunil Potti在声明中证明了这个基于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OS的计划:“多云IT战略要求的不止是今天的第一代混合云架构,这迫使企业必须配置和管理单独的IT孤岛。”
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OS是在整个服务器平台之上使用Nutanix的Enterprise Cloud Software,而且其部署是这样堆栈的:
内部部署
- IBM
- Dell EMC
- 联想
- 思科
- HPE
公有云
- AWS
- Google Cloud Platform
- Azure
- Nutanix Xi Cloud Services
设想这些平台是分布式的,跨典型的内部部署数据中心、远程办公/分支办公(ROBO)和灾难恢复站点,以及即将出现的边缘计算站点,以及公有云。
这个理念似乎是跨这些运行时环境中的虚拟机(无疑是容器)配置、实例化、编排和迁移应用,带有常用的IT工具,能够实现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应用移动性,而且不会锁定于任何硬件、虚拟机管理程序或者云。
客户讲可以使用Nutanix软件作为一种原生云,通过最新推出的Xi Cloud Service(XiCS)交付系统。这是一个一体化的云系统,使用与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Platform相同的基础设施堆栈构建,有相同的工具和SLA。
首先推出的Xi Cloud Service将能够让Nutanix客户在几分钟内设置、管理和测试基于云的灾难恢复服务,使用Prism管理界面。
Xi Cloud Service据称能够让客户以服务的形式消费企业应用,而无需“叉车式”的操作,Nutanix称让这种方式“成为过去”。
Nutanix将与战略云提供商在全球范围内交付Xi Cloud Serivces,满足各种行业以及用途的数据来源要求。
虚拟化应用将在“蓝图”中进行描述,由Nutanix Calm将其配置、管理和扩展成为不同的云环境。这使用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OS能力跨网络、计算和存储运行,在AHV、ESXi、Hyper-V上融合基础设施,扩展至Xi Cloud Services,以及包括AWS、Google Cloud Platform和Azure在内的公有云。
Nutanix宣布与Google Cloud达成战略联盟,将Nutanix环境与Google Cloud Platform混搭,具有:
- One-Click Hybrid Operations with Nutanix Calm for GCP,实现单一控制面板,用于在GCP和Nutanix环境之间管理应用。传统的应用和云原生的应用可以配置到GCP或者Nutanix环境中,只需要点击一下,就可以在两种环境之间无缝迁移。有了Nutanix Calm,应用就可以被建模为简单的、可重复的应用蓝图,点击一下就可以触发,轻松跨Nutanix和GCP环境进行迁移。
- Nutanix Xi Cloud Services on GCP,能够让Nutanix客户在本地把他们的数据中心环境扩展到GCP,配置一个统一的框架,能够交付传统Mode 1和现代化的Mode 2应用。客户可以使用运行在GCP中的Xi Cloud Services Disaster Recovery,以及针对整个应用数据集运行BigQuery分析,而无需数据迁移操作。
- 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OS内置有对Kubernetes的支持,能够在Nutanix Enterprise Cloud中部署、管理和扩展基于容器的应用。一套结合了Kubernetes、Google Container Engine(GKE)和Acropolis Container Services(ACS)的联合解决方案可以为容器提供一个企业级的环境,包括可扩展的永久存储服务,针对状态应用工作负载。
- 云管理员可以通过一个预定义的应用蓝图,用Nutanix Calm进行自主配置Kubernetes,并在Google Cloud或者基于Nutanix的环境中实例化容器应用。
- Google和Nutanix将围绕物联网使用实例进行合作,将实施边缘智能与核心云计算相结合。
我们尝试着把这些都呈现在图表中:
要点是,Nutanix希望自己的软件成为你希望运行在本地或者基于公有云服务器上的多个虚拟化应用之间的主要控制平面。因此,它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控制平面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它可以支持像Xi Cloud Services这样的服务。
显然Nutanix在Google Cloud Platform企业级路线图中看到了机会。
我们认为,未来Nutanix有可能会将自己的产品和影响力扩展到二级数据的存储、管理和使用中。
Nutanix Enterprise Cloud OS现在已经作为纯软件产品提供给思科和HPE受欢迎的平台。
Nutanix Calm计划将在2017年第四季度进行销售。针对灾难恢复的Nutanix Xi Cloud Services预计将在2018年第一季度早期提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Scale AI团队推出SWE-Bench Pro测试平台,专门评估AI编程助手在真实企业级软件开发中的表现。研究发现,即使是最先进的GPT-5和Claude模型,成功率也仅有23%左右,远低于在传统测试中70%的表现。该测试平台包含1865个来自真实企业的复杂编程任务,要求修改多个文件和大量代码,为AI编程能力提供了更严格的现实检验。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微软团队开发的EdiVal-Agent是首个针对AI图像编辑的自动化评估系统,能像专业评委一样从指令遵循、内容一致性和视觉质量三维度评分。该系统与人类评审一致性达81.3%,测试发现Nano Banana表现最均衡,GPT-Image-1指令遵循最佳但一致性不足,大多数模型在数量变化任务中成功率低于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