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17超算竞赛潍坊学院打破HPL世界纪录
4月26日,在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举行的2017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7)总决赛首日战罢,清华大学、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等20支全球高校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爆出最大冷门:第一次闯入总决赛的潍坊学院代表队创下3000W功耗约束下每秒31.7万亿次浮点运算性能的惊人佳绩,一举打破国际超算竞赛HPL计算性能世界纪录。
HPL是国际最通用的超级计算机浮点性能基准测试程序,是全球最快超算TOP500排行的重要依据。ASC竞赛的HPL计算性能测试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各参赛队伍在总功耗3000W的限制下,采用组委会提供的浪潮超算节点、高速网络和自行配置加速卡等设备,完成超算系统构建。
ASC17超算竞赛总决赛现场
潍坊学院代表队设计了“5机10卡”的异构超算系统,共采用5台浪潮超算服务器配置10块P100 GPU加速卡,整体系统持续浮点运算能力达到31.7万亿次/秒,成功打破31.15万亿次/秒的世界记录。波兰华沙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清华大学也表现出色,分别以29.79万亿次/秒、29.43万亿次/秒和27.55万亿次/秒的成绩紧随其后,并且计算性能突破20万亿次/秒的队伍数量高达9支,竞争十分激烈。
潍坊学院代表队的队长曹剑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的超算系统设计方案直到比赛前一天才临时从CPU更改为GPU方案,但团队之前已经在学校的集群上做过GPU卡的功耗测试,对临时更改方案还是非常有信心。最终,潍坊学院团队成功将单GPU卡的功耗控制到173W,比额定的250W功耗降低近30%以上,显示出极强的实际动手能力。曹剑认为,虽然打破超算大赛的HPL计算性能世界纪录令人高兴,但更吸引他们的是能够有机会操作全球排名第一、代表中国乃至全球最高水准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同时与全球各国的超算天才切磋也是吸引队员参赛的重要原因。
ASC超算竞赛是全球最大规模超算竞赛,ASC17由亚洲超算协会、浪潮集团、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郑州大学共同主办,共有全球230支代表队报名参赛,最终有20支队伍成功晋级决赛。除Linpack和使用“神威•太湖之光”优化高分辨海浪数值模式MASNUM外,各队还将在决赛中挑战HPCG基准测试,人工智能交通状况预测、第三代基因组装工具Falcon、大规模原子分子并行模拟器LAMMPS以及神秘应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aturne等其他赛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oreWeave发布AI对象存储服务,采用本地对象传输加速器(LOTA)技术,可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输对象数据,无出口费用或请求交易分层费用。该技术通过智能代理在每个GPU节点上加速数据传输,提供高达每GPU 7 GBps的吞吐量,可扩展至数十万个GPU。服务采用三层自动定价模式,为客户的AI工作负载降低超过75%的存储成本。
IDEA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开发了ToG-3智能推理系统,通过多智能体协作和双重进化机制,让AI能像人类专家团队一样动态思考和学习。该系统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优异,能用较小模型达到卓越性能,为AI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新路径,在教育、医疗、商业决策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谷歌DeepMind与核聚变初创公司CFS合作,运用先进AI模型帮助管理和改进即将发布的Sparc反应堆。DeepMind开发了名为Torax的专用软件来模拟等离子体,结合强化学习等AI技术寻找最佳核聚变控制方式。核聚变被视为清洁能源的圣杯,可提供几乎无限的零碳排放能源。谷歌已投资CFS并承诺购买其200兆瓦电力。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提出SPARK框架,创新性地让AI模型在学习推理的同时学会自我评判,通过回收训练数据建立策略与奖励的协同进化机制。实验显示,该方法在数学推理、奖励评判和通用能力上分别提升9.7%、12.1%和1.5%,且训练成本仅为传统方法的一半,展现出强大的泛化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