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爱摄影或是职业摄影师外出旅行一次会产生多大的照片数据?
如果你是普通用户,对成像没有很高的要求,那么一般手机的默认参数足够你使用,值得说明的是现在的手机普遍都是4K分辨率,f/2的光圈,以及优秀的算法控制。专业摄影师则对器械非常看重,比如分辨率起码得有6000x4000的高分辨率镜头,f/4大光圈,支持RAW格式。如果用手机,每一张照片大小一般在5MB内(4K),而单反相机的RAW格式照片是13MB,就算大容量的手机、内存卡和硬盘也经不起日积月累的数据堆积。
摄影师们在旅行前除去为了摄影器材要把行李减重,还要提前给内存卡"减重",待装满新的远方后再整理转移到电脑或是硬盘,先不提集中化存储和容量的高可扩充性,光是想办法把所有原图给朋友或是客户看都要几经周折。
那在这科技时代,有没有一种提供高可扩充性并能够集中化存储,同时还能便捷的浏览和分享的方法呢?
把时间留给自己 把包袱丢给NAS
高像素的照片需要专业的存储容器,充分发挥集中存储和便捷浏览。以专业摄影师普遍选择的群晖DS1515为例,它具备4核心1.4GHz处理器,2GB内存,以及5个硬盘盘位,搭配扩充装置后支持15个,理论存储最大容量为50TB,扩充后可达150TB。且具备USB 3.0和eSATA端口。但作为专业摄影师如果用一台性能比较低阶的机型就会出现下列问题:
高清照片转换在性能较低阶的机型上略慢
普通用户和专业摄影师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NAS型号呢?一般是根据使用习惯和频率选择适合的NAS,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普通摄影爱好者来说,可选择经济实惠的2盘位机型,适合1至10人,且大多2盘位机种单个盘位最大可支持10TB硬盘,算下来5TB到10TB存储空间足以应对日常需求。然而,高阶的摄影用户则是需要上一个档次了,毕竟性能和品质都是对等的。4盘位的机器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性能,40TB的超大存储也可以满足更多人使用,可满足对高清品质照片的存储需求。
解决存储方式疑难杂症--多端实时存储
照片拍好了,如何存储确实成了问题了。对于不同人群来说,有着自己偏好的存储方式,比如通过电脑大屏或手机移动APP,群晖NAS可完全满足上述需求。通过简单下载对应端的客户端,安装后即可简单上传照片到NAS,一键存储珍贵的记忆。并且,群晖自行设计开发的Photo Station可以帮你轻松管理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可在不同设备上查看,还能建立专属于自己的智能相册,快速分享给好友或家人。
1、电脑端(Windows和Mac OS)
在官网下载对应客户端的群晖 Photo Station Uploader软件,安装设置后即可使用。
安装Photo Station Uploader的好处在于,你只要将照片拷贝到电脑上,单击想要上传到NAS的照片,就可以一键完成上传。
待上传完成后,可通过Photo Station查看、管理照片。
下载并设置DS photo套件
单选或多选需要备份的照片,点击DS photo的图标即可备份,完成后可进行预览。借用群晖DS photo可以方便备份整个手机相册照片,支持WiFi/移动网络备份,WiFi备份可节约流量,且不遗漏任何一张珍贵照片。这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无需一直查看备份状态,简单易用。
以单反使用率较高的摄影师为例,一张无损的RAW格式相片,大小为13MB。全部RAW格式照片,一天100张,平均4天的行程,也将近消耗5GB的存储空间。而只要所在的地方有网,就能远程连接到家中的NAS,当天的拍摄数据就能立即存储到NAS里。当结束了一天的行程后,可以慢慢挑选忙碌了一天的成果,在朋友圈进行一次摄影展,无需担心容量的问题。回到家中可将完整的照片通过电视或电脑展示给家人,如果要给远方的好友,一个共享链接就能做到,分享旅行的快乐并没有那么复杂。
将照片从单反导出,上传到NAS后选择要分享的照片,即可快速分享到社交媒体
新拍的照片同样可以用DS photo查看、预览,并可以直接分享给社交媒体或好友。
让旅行重回说走就走
对于新鲜的事物,过程往往是从陌生到熟悉再到无法自拔,旅行的意义也是如此,接触一个新地方,新的事物,以及陌生的人。不论是兴趣使然还是职业使命,一个合格的摄影师不应该只在相机的品质上不断追求完美,对自己的产出成果更要有120分的责任心,因为你存储在群晖NAS的照片,不仅仅是数据,而是你为之付出的时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传统数据工程面临数据质量差、治理不善等挑战,成为AI项目的最大障碍。多智能体AI系统通过协作方式正在彻底改变数据准备、治理和应用模式。Google Cloud基于Gemini大语言模型构建协作生态系统,让不同智能体专门负责数据工程、科学、治理和分析等任务。系统通过分层架构理解组织环境,自主学习历史工作流程,能够预防问题并自动处理重复性任务,大幅提升效率。
中科大团队开发出LongAnimation系统,解决了长动画自动上色中的色彩一致性难题。该系统采用动态全局-局部记忆机制,能够为平均500帧的动画进行稳定上色,性能比现有方法提升35-58%。核心创新包括SketchDiT特征提取器、智能记忆模块和色彩优化机制,可大幅提升动画制作效率。
微软推出Copilot调优功能,让企业通过低代码工具利用自动化微调技术训练企业数据。与基于公开数据的通用AI模型不同,企业需要理解内部数据和流程的专业化模型。Gartner预测专业化GenAI模型市场将在2026年翻倍至25亿美元。这些模型通常基于开源模型构建,部署为小语言模型,提供更好的成本控制和数据安全性,同时更易符合欧盟AI法案要求。
南开大学团队开发出DepthAnything-AC模型,解决了现有AI距离估算系统在恶劣天气和复杂光照条件下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创新的扰动一致性训练框架和空间距离约束机制,该模型仅用54万张图片就实现了在雨雪、雾霾、夜晚等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距离判断,同时保持正常条件下的优秀性能,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导航等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