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CeBIT 2017(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存储即服务(Storage as a Service, STaaS)解决方案,在业界率先打造无缝跨云的体验,旨在为企业业务提供云上云下体验一致的存储资源服务,以及智能的数据和运维管理,帮助企业数据中心向云平滑演进。
华为在CeBIT 2017正式发布存储即服务解决方案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等技术蓬勃发展,随之带来企业数据量的急剧增长,如何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并且适应企业业务的云化发展,已经成为CIO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秉承"数据按需服务(Data on Demand)"理念,存储即服务解决方案以统一界面管理SAN、NAS、对象等各类存储设备,将存储系统整合成资源池,按需分配,提升资源利用率,使企业TCO节省20%;基于自助式的服务目录、自动化的资源分配,以及智能的趋势预测和决策建议,实现高效的数据管理,使效率提升50%;凭借统一的技术架构,实现基于服务目录和服务等级的使用模式,为用户提供云上云下一致的服务体验,帮助企业数据中心向云平滑演进,同时基于开放的架构生态,防止厂商锁定。
在Gartner发布的2016通用存储阵列魔力四象限报告中,华为被定义为领导者,产品已赢得全球近7000家客户的信赖。华为IT存储产品线总裁孟广斌表示:"面向云时代,以IT服务为核心的数据中心无疑是IT系统的下一个主要形态,华为存储即服务解决方案整合云上云下的存储资源,提供标准化、自动化、按需供给的数据存储服务,帮助企业实现敏捷云转型。"
云服务是存储未来的方向,华为存储基于全面的产品能力,致力于为每一类企业应用都提供满足要求的服务能力。在发布会上,华为还隆重介绍了面向企业重载关键应用而打造的新一代全闪存阵列OceanStor Dorado V3,提供500μs响应时间的高性能及99.9999%的可用性,是云平台及关键业务系统的首选全闪存阵列。OceanStor Dorado V3作为存储即服务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企业关键业务提供高性能和高可靠的数据服务。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从浙江安吉的桌椅,到广东佛山的沙发床垫、河南洛阳的钢制家具,再到福建福州的竹藤制品,中国各大高度专业化的家具产业带,都在不约而同地探索各自的数字化出海路径。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athBode动态诊断工具,通过让数学题参数按正弦波变化来测试AI的动态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传统静态测试掩盖了AI的重要缺陷:几乎所有模型都表现出低通滤波特征和相位滞后现象,即在处理快速变化时会出现失真和延迟。该方法覆盖五个数学家族的测试,为AI模型选择和部署提供了新的评估维度。
研究人员正探索AI能否预测昏迷患者的医疗意愿,帮助医生做出生死决策。华盛顿大学研究员Ahmad正推进首个AI代理人试点项目,通过分析患者医疗数据预测其偏好。虽然准确率可达三分之二,但专家担心AI无法捕捉患者价值观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医生强调AI只能作为辅助工具,不应替代人类代理人,因为生死决策依赖具体情境且充满伦理挑战。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AI推理模型存在"雪球效应"问题——推理过程中的小错误会逐步放大,导致AI要么给出危险回答,要么过度拒绝正常请求。研究团队提出AdvChain方法,通过训练AI学习"错误-纠正"过程来获得自我纠错能力。实验显示该方法显著提升了AI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用1000个样本达到了传统方法15000个样本的效果,为AI安全训练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