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与NetApp合作关系面临危机——思科该何去何从?

随着HPE与戴尔发展成为混合云领域的卓越内部数据中心供应商,IBM快速发展为认知计算软件供应商,而甲骨文与微软也在致力于进军云领域,思科公司的前路到底在何方?

随着HPE与戴尔发展成为混合云领域的卓越内部数据中心供应商,IBM快速发展为认知计算软件供应商,而甲骨文与微软也在致力于进军云领域,思科公司的前路到底在何方?

这位曾经身经百战的技术巨头,如今是否真的将在重重夹击之下逐步衰落?

自2013年年末收购Whiptail并引发大量麻烦以来,这些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思科公司。

每一位关注行业动态的朋友都很清楚,各大主要IT供应商要想保住自己的主导地位与业务增长,就必须在企业数据中心领域的四大支柱性业务领域拥有强大的对应方案,即服务器、存储、网络与系统软件。而在毗邻市场当中,安全与协作方案同样非常重要,但并非核心决定要素。

而这四大支柱中的每一项都会受到商用化趋势的严重威胁,这意味着昂贵的专有产品将因此而遭遇价值流失:

  • 服务器已经成为英特尔的一家之物。
  • 存储阵列属于磁盘与/或SSD驱动器的集合,且需要配合英特尔支持下的控制器或者服务器软件。
  • 路由器与交换机能够在白盒设备上配合软件(软件定义网络)实现,这意味着其能够以更低成本实现功能。
  • 内部系统软件受到能够提供更便宜之运行环境与替代性软件之公有云的威胁。

2010年以来,思科公司凭借着其UCS产品进军服务器领域,而后又与EMC建立合作关系以建立融合型基础设施Vblock业务,并同NetApp合作推出了FlexPod参考架构,旨在利用EMC与NetApp存储方案对自家服务器与网络产品进行调整。很明显,网络巨头希望将服务器、存储与网络组件整合为统一系统以交付给客户。

融合型趋势挤压生存空间

随着时间推移,基于融合型组件的系统开始显示出优势——Nutanix公司则凭借着超融合型系统后来居上。另外,客户也完全可以将其数据中心工作负载逐步迁移至Amazon以及谷歌的公有云当中。面对这样的状况,微软、IBM与甲骨文等巨头先后建立起了自己的公有云体系,这进一步推动了内部数据中心的消亡。目前,各供应商普遍认为融合型方案确实能够帮助企业客户享受更低的使用成本与更简便的运营流程。

不过就目前的趋势来看,企业数据中心市场也在发生变化:英特尔支持下的设备正逐渐失去统治优势,其业务增长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竞争对手或者开始转向其它领域探索发展空间。如此一来:

  • IBM公司开始放弃除大型机(仍拥有近垄断性地位)之外的其它硬件业务,并专注于软件、服务与云。
  • 甲骨文公司建立起自己的公有云,并开始缩减对Sparc的硬件投入。
  • HPE公司放弃PC、打印机与高层堆栈软件业务,并转而专注于推出数据中心硬件——包括服务器、存储乃至网络方案。
  • 微软公司凭借Office 365作为桥梁,开始进军公有与混合云市场。
  • 戴尔公司收购EMC并剥离了内容管理等非核心软件产品。

由于进军服务器市场以来受到Whiptail这笔失败的收购沉重打击,思科公司在存储或平台软件领域再无任何显著举动。其HyperFlex超融合型方案一直未能取得有效进展,且只能算是对其服务器销售的一种辅助性保护举措。

其网络帝国则一直非常坚定地打击来自SDN以及Arista等初创企业的冲击。我们可以将思科视为网络世界中的NetApp——而且这里并不存在EMC这样的统治者。思科公司并不像EMC那么强大,而且其不会主动打击自家产品。作为经营核心,EMC公司认为只有偏执狂只能在残酷的市场上生存下来,而思科则对自己的业务态势更为自满。

身患绝症的内部数据中心业务

EMC公司曾经历过企业危机,而在时任CEO的Joe Tucci施以援手后,他就再也没有让EMC陷入放松与自满,而这也使得EMC最终成为戴尔眼中极具价值的收购对象。Joe Tucci与Michael Dell都意识到内部数据中心业务的衰落已成必然,或者说其最终将沦为利基市场或者彻底消失。因此双方必须找到新的生存空间。正如HPE(数据中心组件供应商)一样,甲骨文与IBM也决定参与云业务以为内部数据中心的衰落施以助力。

这不禁让我们对NetApp与思科进行了进一步比较。NetApp的目标在我们看来在于通过内部与云存储方案的融合实现增长,同时与思科(服务器与网络)及各大云服务供应商达成合作关系。另外,亦有迹象表明其有意进军超融合系统领域——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我们期待观察其在这一领域将选择谁作为合作伙伴。

NetApp公司已经拥有FlexPod业务且不希望对其造成破坏,正如戴尔不希望破坏思科支持下的VCE业务一样。然而UCS支撑下的NetApp超融合型系统将与思科自己的HyperFlex超融合型系统产生竞争。这将造成严重的市场定位难题。

对于NetApp与戴尔双方而言,与思科建立网络与服务器合作关系已经引发了强烈的依赖性,意味着放弃合作将产生戒断反应。

不过戴尔完全有能力摆脱思科,因为其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基础以及新兴网络方案。然而NetApp公司的地位则更为尴尬——思科已经成为其惟一可以领先的服务器与网络方案来源。

当然这是一种双向依赖关系,作为供应商的思科也离不开其客户。网络巨头希望进一步深入内部数据中心设备市场并与HPE及戴尔开展竞争,这意味着其必须拥有自己的存储产品并/或转化为一家平台软件供应商。具体来讲,其需要弱化自身与戴尔及NetApp之间的合作关系。

分析结论

William Blair公司分析师Jason Ader评论思科称:“随着IT行业的局势迅速转变,目前我们已经愈发难以判断思科的未来命运——而倒计时的钟声仍在滴答作响。网络巨头是否会像戴尔-EMC或者HPE那样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押下重注?抑或思科方面希望大力发展软件业务,而逐步抽离传统硬件市场?也许思科未来能够将业务重心转移到快速增长的安全市场,但其虽然在这一领域表现不错,但目前相关营收仅占总体营收的不足5%。

Ader同时表示:“在我们看来,思科公司目前化整为零的策略似乎并不奏效。……事实上,目前超过六成的产品营收(在服务营收领域比例甚至更高)仍然由增速缓慢且面临严峻挑战的交换机与路由器业务贡献,这令思科公司陷入被动局面。”

Ader对于思科公司的软件业务转移举措并不看好:“我们估计,思科公司目前的销售额中只有不足10%由软件业务贡献。尽管收购AppDynamics似乎能够在长久角度带来收益,但其仍然不足以在短期内带来显著贡献,而且与思科旗下的其它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并不明显。”

在他看来,网络巨头未来拥有以下四项潜在发展方向:

1.分散赌注(似乎正是思科当前采取的策略)。

2.全力冲击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市场。

3.由硬件转向软件业务。

4.高度强调安全性解决方案。

不过作为一名金融分析师,他仍然更关注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美国企业可以通过海外资金回流享受税收减免的政策。因此他给出了以下思路:

好消息是,思科应该能够通过业务回归实现战略转型,我们相信这对于网络巨头的未来命运非常重要。最终,思科公司将能够通过这一转型实现具备明确战略目标的并购交易,而不再坚持目前采取的渐进主义处理思路。

买买买

他解释称:“思科公司曾经利用其网络优势作为投资扩张战略的核心,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功。然而我们认为,目前的行业正整体向云计算及软件定义模式迁移,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过去15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波结构化转型。如此一来,我们认为思科公司将很难继续通过同时向多个新兴领域注入资金的方式顺应时代要求。”

因此:

我们认为思科公司需要推进一波基础层面的商业蜕变。在我们看来,其需要设定明确的战略目标,而非一步步逐渐摸索。

Ader还为思科公司设计了几笔潜在的可行收购交易。

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他认为NetApp、Nimble Storage、Nutanix以及Pure Storage都属于可行的收购对象。而在软件业务领域,红帽、ServiceNow与Splunk同样值得一买。安全领域的收购对象则包括Check Point、Palo Alto Networks、Proofpoint以及赛门铁克。

那么这些是否能变成现实?

在我们看来,如果EMC支持下的戴尔以及市场指向更为集中的HPE开始从思科手中夺取市场份额,而公有云的迅猛发展态势继续保持下去,且网络挑战仍在以种种形式存在,那么思科公司必将最终实施其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收购。

来源:ZD至顶网存储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7

02/07

17:40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