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移动互联时代中,如果业内人士没有听说大数据,那真是的out了。目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移动终端及数据传感器的出现,数据正以超出想象的速度快速增长。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量已经从TB级别升到PB乃至ZB级别,不得不承认,大数据时代已经全面爆发。
大数据的发展也催生了较多的创新技术。为了更好的传播大数据发展趋势及业内最新成果,12月8日,作为大数据领域较大影响力的2016中国大数据技术大会在北京正式开幕,此次大会由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承办,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天玑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CSDN共同协办,历时三天,来自全球各地的大数据技术专家、主流媒体及企业高管齐聚现场,回顾大数据发展历程及对未来趋势的预测,打造一场行业饕餮盛宴。

回顾历程
据了解,此次大会上首次引入了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当今热门话题。会上,中国移动苏州研发中心大数据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钱岭先生回顾了大数据的发展历程。
钱岭先生回顾道,记得在2007年初,云计算开始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中,那时研究的对象是Hadoop技术,并没有虚拟化技术,而是用队列和槽位作为逻辑资源来调度任务。直至2014年前后我们才开始真正考虑大数据的概念及技术模式。钱岭先生认为,大数据是业务+数据+平台+算法,所有的开发或研究工作都是基于这个思维开展的。
另外,在此次会议中,科大讯飞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谭昶认为大数据可以让人工智能更加智能,而人工智能将会让大数据更有价值。百度金融研发负责人沈抖则阐述了大数据与金融行业的关联性。
趋势预测
大数据发展至今已有几年时间,对于未来发展,CCF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潘柱廷发布了2017年大数据发展趋势十大预测,即:
1、机器学习继续成智能分析的核心技术。
2、人工智能和脑科学相结合,成为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热点。
3、大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持续令人担忧。
4、多学科融合与数据科学兴起。
5、大数据处理多样化模式并存融合,流计算成主流模式之一。
6、数据的语义化和知识化是数据价值的基础问题。
7、开源成大数据技术生态主流。
8、政府大数据发展迅速。
9、推动数据立法、重视个人数据隐私。
10、可视化技术和工具提升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易用性。
潘柱廷认为,大数据专家委在今年的十条预测里对比往年更加关注技术本身,其中,安全隐私也是现在阻碍大数据发展的制约因素,使得数据的开放步伐放慢。
大数据与精准医疗密不可分
在此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与大家分享了关于大数据和精准医学的关系。自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到要开展精准医学的研究,从此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精准医学的研究。
精准医学,顾名思义是大数据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遗传密码的破译,以遗传密码或基因组为代表的大量分子水平数据,我们称作组学数据。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测试人类的遗传密码,目前已变得非常容易。
那么精准医学带来了哪些本质变化?陈润生院士表示:"精准医学本身之所以受到很多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主要是因为精准医学可以使得医疗健康的概念发生本质的变化。从当年医疗健康体系为诊断治疗为主,使之转变为以健康保证为主。现在的医学是以病人为对象、以诊断治疗为目的的医疗体系,而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我们我们可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时刻了解每个人的健康状况。"
小结
如今,大数据的发展已深入人心,从最基础的大数据概念到大数据技术再到大数据应用至各个行业,每个人的工作生活均因大数据的渗入发生悄然变化。同时,大数据产业的加速,也对整个经济社会发挥着愈加重要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太空数据中心能够解决地面数据中心的根本局限性。在轨道上,太阳能充足且持续,无夜晚、云层或季节变化影响。太空数据中心可减少卫星客户端延迟,为太空系统提供实时计算能力,并推动人类太空扩张所需技术发展。主要挑战包括散热、规模化部署、太空碎片风险和维护难题,但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太空数据中心将成为必然趋势。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美国能源部宣布与AMD、英伟达和甲骨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在两个国家实验室建造四台强大的AI超级计算机。AMD与HPE合作为主权AI工厂超算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包括Lux和Discovery两台系统。英伟达与甲骨文合作打造能源部迄今最大的AI系统Solstice和Equinox,其中Solstice将配备10万个英伟达Blackwell GPU。这些项目旨在巩固美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