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日前宣布已签署最终协议,收购为企业数据提供混合云恢复、云迁移及业务连续性软件和云基础架构的私人控股公司Sanovi Technologies。通过将这些功能结合高级分析技术,更好地支持IBM增强软件定义灾备策略,并为正在经历数字及混合云转型的客户提供业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服务。
通过Sanovi的软件,IBM将进一步支持客户在前所未有的行业变革面前重新定义灾难恢复战略。通过将Sanovi编排技术添加到IBM现有的灾备系列产品中而构建的解决方案,可帮助简化并自动执行灾难恢复过程、管理恢复工作流、缩短恢复时间、降低运行成本并加快灾难恢复的深入测试速度。专业灾备人员可从中央仪表板自动运行并逐个按应用程序、服务器或数据库来监控其灾难恢复环境中的恢复点和时间目标,从而实现业务驱动的恢复目标。我们认为这将是助力客户做出明智风险管控决策的关键差异化优势之所在,因为众多企业仍在采用基于纸张的练习方法或基于估算的抽样测试方法,导致应用的实际恢复时间和恢复点目标很可能出现误判。
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高级副总裁Martin Jetter表示:"我们的客户正在拥抱数字化世界,需要应用程序'始终在线'。作为一家本土云公司,Sanovi将增强我们的灾备服务能力,帮助客户管理广泛的应用、数据和IT系统,实现均衡的数字及混合云转型,同时提高合规性。"
2016年底如期完成收购后,IBM计划将Sanovi业务集成到IBM全球信息科技服务部提供的服务中。IBM业务连续性服务部致力于不断进行自我提升,学习、预测并应对当今企业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自然和人为风险,在Gartner于2016年6月发布的灾难恢复即服务魔力象限中连续第二年被评为"领导者"。 未来,IBM将充分利用Watson Analytics的优势扩展Sanovi的灾难恢复管理(DRM)功能,并支持客户从业务连续性规划阶段转向更主动的灾备行动阶段,从而助其提前预测出潜在故障。
Sanov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handra Sekhar Pulamarasetti表示:"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IBM领先的混合云基础架构和灾备技术,将带给Sanovi客户端到端的服务并给IBM现有客户群带来转型价值。我们将共同努力,为全球最强健的混合云部署提供下一代灾备解决方案。"
除将作为一项管理型灾备服务提供给市场之外,IBM还计划将Sanovi DRM作为独立软件许可提供给合作伙伴及客户,以助其同时优化内部和供应商执行的灾备计划。
IBM目前在68个国家运营着300多个全球交付数据中心和46个IBM云数据中心,旨在帮助世界各地的企业维护连续业务运营、保护数据、并提高整体灾备性,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如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