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沉寂,Nutanix公司突然出手收购PernixData(VMware公司旗下的虚拟机管理程序内存缓存软件业务),同时确认称其亦已经买下DevOps软件厂商Calm.io。
目前具体交易价格尚未披露,但我们了解到Calm.io收购案已经被纳入Nutanix公司的S1报告文件,共涉及52万8517股与120万美元现金。Nutanix方面还明确否认了由高盛方面提供的750万美元被用于收购PernixData。因此,我们尚不清楚其为PernixData公司开出了怎样的买价,只是据消息人士指出具体结果对于PernixData股东而言并不理想。
凭借着这一系列收购,Nutanix公司认为其能够控制一套超融合型企业系统,且具备控制能力、安全性以及极具吸引力的内部基础设施长期经济优势,同时结合敏捷性、自动化以及消费级公有云简化效果。
Nutanix公司针对为何收购PernixData与Calm.io两家厂商发布了声明:“这些助力将帮助Nutanix公司在存储级内存系统领域取得领先的软件堆栈,同时强化用于跨云工作负载迁移的Application Mobility Fabric(简称AMF),且将丰富的云编排与工作流自动化机制引入Prism管理软件当中。”
PernixData公司带来了自家知识产权以及存储级内存系统领域的出色工程技术人才。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其与Nutanix对于需要加以整合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拥有共同的发展视角。结合之后,两家企业将“开发出一套先进的数据堆栈,用于替代传统存储孤岛并凭借新型存储级内存及先进的互连机制改善原本的高延迟网络体系。”
另外,双方还“在新型服务器与存储技术领域规划新的战略性投资,此举将为客户提供一套经过重要设计的数据结构,从而承接后闪存时代的企业计算需求。”这里所指的相信应该是XPoint级非易失性内存、配备XPoint级DIMM的服务器以及NVME over Fabrics。
Nutanix公司确实买到了出色的技术资产,但我们认为这样的结果对于PernixData而言无疑非常糟糕。而后者的股东恐怕也并没能从中获得理想的回报。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用工资购买PernixData股票的公司员工未能获得任何收益。为什么PernixData公司会遭遇这样的命运?
博主兼用户Antony Spiteri写道:“根据个人经历,我可以断言FVP与Architect的使用成本太过高昂。我一直在努力对FVP带来的支出进行内部调整,而且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把这样的产品卖出去绝对不是易事。”
“根据部分内部负载案例,FVP在三年周期内的使用成本相当于2到3套新一代闪存阵列或者传统SAN系统的支出水平。这样的状况绝对令人难以接受,而且FVP如此高昂的价格应该是Nutanix公司在收购之后需要尽量避免的致命因素。”
我认为价格因素迫使人们将FVP视为一种纯粹的补救性方案,即只会在别无它法的情况下使用……虽然这样的结论有些负面,但确实反映了PernixData公司内部及外部对其产品的看法。
由于Nutanix公司目前已经开始出售并为FVP及Architect设定价格,我们估计其应该会将具体水平调整至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Nutanix与Calm.io软件的结合应该能够帮助客户为应用程序选择合适的私有或者公有云方案。Nutanix公司的软件堆栈将利用云自动化与管理功能,旨在“交付应用程序与服务编排、运行时生命周期管理、基于政策治理、综合性报告与审计服务以支持各类应用程序环境,具体包括虚拟机、容器与微服务等等。”
Calm.io公司CEO兼创始人Aaditya Sood对此做出声明称:“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必须具备全面自动化、易于部署以及易于使用等特性。我们乐于加入Nutanix团队,旨在通过协作对IT基础设施采取战术性、以应用为核心的视角,从而消除传统数据中心内的诸多复杂性因素。”
通过两项收购,Nuta·nix公司持有的优秀技术资产将帮助其进一步拓宽软件堆栈并加快存储级内存系统的开发速度,进而极大提升应用程序与服务器性能表现。其还借此与云原生应用程序及容器化微服务等DevOps领域建立起强大的关联。
其超融合型系统基础设施(简称HCI)竞争对手们则面对着更为强大的Nutanix组合,后者拥有着面向现有及未来客户需求的长远发展前瞻。举例来说,其应该能够更为高效对坼戴尔/EMC/VMware这一超级巨兽,避免被VxRack所压倒,同时亦可轻松应对思科、惠普企业业务公司、IBM以及联想等竞争对手。其两番收购同时亦让Nutanix公司获得了足以与SimpliVity匹敌的硬件加速型方案。
那么HCI供应商俱乐部中的其它成员是否需要采取一些举措,从而顺利应对Nutanix公司的这两笔收购?就目前来看,答案基本是肯定的。
另外,如果Nutanix公司能够在未来几个月内迎来首轮公开募股,那么这一收购组合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目光。总而言之,如今Nutanix公司的上市之旅可谓形势一片大好,相信胜利就在不远处等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