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ble Storage在2017财年第二季度的收入为9710万美元,超出了此前9300万美元-9600万美元的预期,从这一点上来相当不错,但亏损4000万美元,好于上个季度亏损4270万美元,差于去年同期的亏损3010万美元。
从年度对比来看,收入增长了21.2%,表现出色,环比增长12.4%,表现稳健。
Nimble Storage全闪存阵列的订购有所增加,在总产品订购量中所占比例从2017年第一季度的9%增加到最近一个季度的17%。Nimble Storage指出,全闪存订单是混合闪存/磁盘阵列订单平均水平的2倍。
这些都非常理想,但是对Nimble来说,收入中每1美元都需要1.42美元的成本,这是不可持续的。投资者普遍在看到显著增长的时候把这个业务痛点分开,未来在现有成本基础上获得收入足够高可以产生利润,从而证明较高的股票价格。
如果没有较高的增长,那么投资者还有什么理由持有股票?21%的同比增长够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公司的管理团队会说什么?在致股东的信中,Nimble反复提到他们看到的增长机会:
我们相信来自传统厂商的复杂存储解决方案不再具有竞争力,这制造了很好的转型机会。与此同时,我们相信更年轻的存储公司和初创公司不具备和我们Predictive Flash平台功能性的广度。因此,我们相信我们有机会成为领先的下一代基础设施提供商。
所以Nimble必须足够快地成长,逐步赢得更多份额,不要被更年轻的存储公司夺走份额。
这份股东信写到:"正如我们今年的开年一样,我们有三个主要的优先事项。首先是投资构建强大的通道,其次是推动战略领域--也就是大型企业和云服务提供商快速增长;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推动在全闪存阵列市场的快速崛起。"
"通过执行这些优先事项,我们相信将会在2017财年结束的时候提高增长,还会实现在运营方面的改善。虽然今年刚过去一半,我们对目前这一计划的执行很满意。"
Nimble表示:"2017财年是我们推出全闪存阵列以来的第一个完整季度,我们在客户采用、渠道合作伙伴采用以及相比其他全闪存阵列领先厂商的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抢眼的进展。"
目前Nimble的装机规模超过8850家客户;比一年前增加了43%;有133家全闪存阵列客户,其中79%是Nimble的新客户。这个季度总共新增700家客户,意味着567家并没有购买全闪存阵列。这在全闪存阵列市场算是快速的崛起吧?
Stifel Nicolaus分析师Aaron Rakers看到了新客户获得的速度有放缓,他写到:"我们计算新客户TTM(Trailing Twelve Months,最近12个月)订购同比增长9%,而在1月和4月这两个季度分别是20%多和14%多。"
他画出了下面这个增长图表:
整体来看,Nimble是全闪存阵列市场的后来者,混合阵列竞争对手Tegile和Tintri更快速地进入了闪存市场。而且它的很多竞争对手正在复制它以分析为主导的方法用于监控和支持,所以Nimble的独特性正在减弱。与此同时,老牌厂商也在改善他们的全闪存阵列存储产品,比如EMC、HDS、HPE、IBM和NetApp。
因此,Nimble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当然,它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在更努力地实现增长。
Nimble对下个季度的收入预期在1亿美元到1.03亿美元之间,以中间点计算的话,相比一年前收入将增长26%,因此,Nimble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Hugging Face推出开源工具Yourbench,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基准来评估AI模型在其内部数据上的表现。这一工具通过复制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的子集,以极低成本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精确评估。Yourbench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AI模型评估方法,有望改善模型评估的方式。
Cognition AI 推出 Devin 2.0,这是其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平台的更新版本。新版本引入了多项功能,旨在提升开发者与自主代理之间的协作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Devin 2.0 的起价从每月 500 美元大幅下调至 20 美元,使其更易于普及。新功能包括并行 Devin、交互式规划、代码库搜索等,有望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用户控制。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