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公司的XPoint大餐即将出炉。
英特尔公司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产品营收由于技术重心逐步转向3D NAND及等待XPoint产品的推出而遭遇严重缩水。据统计,英特尔2016年第二季度闪存营收为5.5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降低20%,与上个季度相比亦减少1%。
分析厂商尼古拉斯公司总经理Aaron Rakers将英特尔本季度的闪存产品营收整理为图表,可以看到芯片巨头最近四个季度已经遭遇连续下滑。
英特尔公司认为目前的价格环境极具挑战性,而我们则需要指出,其闪存代工合作伙伴美光公司在3D NAND领域始终进展缓慢,相比之下三星公司的相关技术已经达到48层阶段。
这意味着通常来讲,三星公司能够提供低于英特尔/美光的闪存晶圆制造成本及更便宜的存储容量资源--三星每存储单元可容纳3 bit,而英特尔/美光的产品则每存储单元只能容纳2 bit。
来自三星公司的850 EVO SSD产品目前已经开始使用48层3D TLC NAND,产品容量达到4 TB。这也是其首款4 TB PC/笔记本SSD。联想公司目前则在发布自家Atsani M.2 NVMe SSD。这两项数据点代表着闪存驱动器的供应已经愈发广泛,同时市场竞争亦变得更加激烈。
英特尔方面还面临着SSD供应合约量的下滑--西部数据公司旗下的HGST部门负责出售英特尔SSD产品。然而随着西部数据方面收购SanDisk公司,其已经借此与东芝建立起NAND代工合作关系,这意味着其会将原本与英特尔/美光之间的闪存合约转为SanDisk/东芝NAND供应关系以降低成本。
芯片巨头目前正在中国大连建立其3D NAND生产设施,目前晶圆加工生产线已经初步投入使用。Rakers写道,"英特尔/美光双方预计其将能够在2016年下半年实现3D NAND成本效益",但目前尚不确定市场能否为英特尔带来理想的非易失性产品营收。总体而言,目前的闪存产品市场已经基本保持稳定,而英特尔方面已经处于落后位置--其必须迎头赶上才有可能重夺领先地位。
英特尔方面正着眼于凭借即将推出的Optane 3D XPoint驱动器推动其非易失性产品营收。英特尔方面可能会在今年8月于圣克拉拉召开的闪存记忆体峰会上公布其Optane产品。另外,Optane SSD应该会在今年年底之前开始发布样品。
不过Optane产品的实际营收贡献要到2017年才能显现。因此我们预计英特尔公司闪存营收在本年内第三与第四季度内仍将继续呈现萎靡趋势。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