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控制器(MCU)相关芯片需求大增,台系MCU厂商芯片订单应接不暇,较往年显著增加,且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情况。由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销售国,市场空间巨大,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等新业态将不断催生更多芯片需求,中国芯片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芯片国产化主题热潮料再度升温。
MCU芯片需求显著增加
全球物联网应用市场当红,加上无人机、虚拟实境及智能家居等新兴应用,使得微控制器(MCU)相关芯片需求大增,近期台系MCU厂商芯片订单应接不暇,较往年显著增加,且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情况。
由于安谋(ARM)提供的MCU IP平台,让MCU供应商可避开繁杂的软体开发及韧体整合工作,快速投入终端产品技术与创新应用发展,随着ARM平台规模日益壮大,加上终端客户接受度大增,MCU供应商有机会“雨露均沾”。
过去MCU芯片多应用在消费性电子及家电产品,产品技术成熟且客户高度集中,随着物联网时代来临,新兴4C产品更偏向智能应用的新设计趋势,让MCU技术应用更加多元,成长空间也更被看好,包括行车记录器、穿戴式装置、智能监控、工厂自动化、无人机及VR装置等产品,都可看到MCU技术的应用,MCU供应商纷纷增加资本支出,扩充研发人力,希望分食MCU市场这块“大蛋糕”。目前有多家厂商表示,2016年MCU产品市场预期将向上成长,甚至MCU出货量有机会呈现倍增走势,在物联网、“工业4.0”、智能家庭等概念刺激下,全球MCU市场需求逐渐形成广大的成长空间。
芯片国产化将迎来爆发
2015年年底同方国芯计划定增800亿元,计划以600亿元投入存储芯片工厂,37.9亿元拟收购台湾力成2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162亿元拟投入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收购。作为紫光集团旗下企业,同方国芯是紫光集团从芯到云战略的重要的筹码。同方国芯的此次定增直指存储芯片工厂,吹响了国内芯片替代的“冲锋号”,一举提升国内芯片行业的替代热情,芯片行业的并购之风也开始爆发。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器芯片销售国,市场空间巨大。据统计大陆的存储器芯片有9成以上来自进口。TrendForce显示,2015年大陆采购的DRAM估计为120亿美元,NAND为66.7亿美元,分别占全球DRAM和NAND供货量的21.6%和29.1%。移动DRAM更是出现了较2014年近2倍的增长速度,市场占有率达到40%。DRAM和NAND的需求来源于终端产品的快速增长。据统计,PC领域,联想对存储器采购量与惠普相当。移动设备领域,小米、华为对DRAM的采购能力拥有绝对影响力。
国家将信息安全一直放到战略高度,作为国家最重要的资产之一的大数据,基本上都是以电子方式存储在存储芯片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战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芯片国产化正是政策倡导的重中之重。
不仅如此,国芯片专利申请量在过去18年里实现了23倍的惊人增长,数量上中国已成为芯片专利申请第一大国。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VR等新业态将不断催生更多芯片需求,而且中国芯片国产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连带效应影响下,整体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业绩都有望爆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