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云计算产业规模飞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超过30%,2015年已达到约1500亿元。有业内专家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中国云计算产业将继续扩张,到2018年总规模有望达到8000亿元。
这是5月18日至20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上公布的消息。与会专家表示,随着云计算产业异军突起,必将推动我国新一轮科技创新。
“除规模迅速扩大外,中国云计算的许多关键性技术也取得突破,已经进入了应用迅速普及阶段。”工信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说,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云计算促进了互联网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从而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云计算还大幅降低了创新创业门槛,催生了大量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专家称,小微企业利用云计算服务可节省约40%的成本。
云计算产业在我国虽然发展很快,但面临的问题却不容忽视。工信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司长谢少峰等嘉宾表示,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云计算服务的市场规模尚未完全释放。有关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已有54%的企业使用云计算,互联网公司的比例更是高达90%以上,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等也在积极采用云计算。相比之下,出于对云计算安全性、可靠性的顾虑,我国各行业在使用云计算方面积极性仍待提高,政务、金融等重大行业采购的云服务还面临政策、标准等方面的障碍。
产业规模小。从产业规模看,我国占全球云计算市场的份额仍不到5%;从服务能力看,我国云计算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提供的服务种类有限,总体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一些关键行业尚没有成熟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供给能力有待提升。
云计算发展的生态系统不完善。我国云计算标准体系和认证测评体系不完备,保护个人隐私数据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市场监管方式需改进,产业联盟和行业组织发展不充分,促进技术、应用、产业、安全等协调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体系尚需健全。
面对这些问题,业内专家认为,要促进云计算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共同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梅宏认为,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并重的原则,不断创新行业发展思路,积极组织开展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云计算的标准和测评体系,规范云计算服务市场。
其次,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继续支持国内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以促进产学研结合,在云计算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骨干企业,大力推动产业联盟的发展。
第三,在现代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推广云计算应用,推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打造云计算的安全保障体系,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支持骨干企业研发安全技术和产品,组织开展安全应用示范,制定和完善云计算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标准和规范,不断健全安防体系,切实保障云计算信息安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