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IBM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存储系统总经理黄永志在与媒体记者的聊天过程中,谈的一个词,"临界点"。认为今天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80%是非结构化数据,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已经到了新的临界点。如何将无序管理转变成按需分配,将简单的数据分析转化为商业洞察。只有在技术、产品上跨过一个临界点,企业才能成功转型。
其实了解IBM的应该看到,每次产业变革,IBM都是踏着临界点来引领技术变革的。
在1952年,IBM率先推出磁带存储,让磁带存储器代替日益繁冗的打孔卡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数据存储自此从有形存储迈向数字化存储技术。
1969年磁条技术被发明并广泛应用于银行业、运输业,商业交易从物理方式跨进电子支付时代,改变了商业界。再到2008年"智慧的地球"的概念首次发布,支撑"支撑"智慧的地球"愿景的技术实实在在融入到政府、商业企业和普通民众社会生活。
到2016年,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80%是非结构化数据,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已经到了新的临界点。如何跨越这个临界点,将无序管理转变成按需分配,将简单的数据分析转化为商业洞察。IBM又前瞻性的提出认知计算。帮助企业跨越这个临界点,企业才能成功转型认知商业,制胜未来!
想看看IBM存储是如何面对海量数据的临界点。2016年5月20日,与IBM存储一起,跨越数据临界点!
因为在这个爱意满满的日子里,IBM 2016年度最盛大的存储盛会---2016IBM智胜数据极限存储峰会在深圳举行。据了解此次峰会IBM将呈现有别与传统存储的新型数据管理方案和大家见面。其集结了软件定义存储、新收购的对象存储cleversafe解决方案以及优化数据海洋云部署能力解决方案。让您真正能够洞察数据,跨越临界点,实现新的飞跃。
这里ZD至顶网在这里剧透一下,据悉IBM副总裁、大中华区硬件系统部总经理高璐华会发表《IBM 走进认知商业》的演讲,详细介绍IBM的认知战略。
同时还能听到IBM 全球存储系统研究负责人Larry Chiu的精彩分享,Larry Chiu是 IBM 全球存储系统研究负责人,也是一名杰出工程师。目前,他主要领导位于圣何塞阿尔马登、以色列海法和瑞士苏黎世的三大全球性实验室,为存储研究战略指明方向。想要全面了解IBM存储的技术、产品,听他的演讲时不会错的。
而且在过去二十年里,他成功地交付或研发了众多在市场上具有开创意义的 IBM 存储产品,包括首个 RAID-5 企业存储系统(RAMAC-1 和 RAMAC-2)、首个存储虚拟化产品 (SAN Volume Controller) 和首个认知存储产品 (EasyTier)。
对于中国存储用户来讲,如果问你2015年IBM存储在中国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相信大家能够第一时间说出就是中国闪存联盟,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2015年全年,联盟共举办了12场行业深化活动,行业意见领袖分享典型行业应用场景需求,闪存优秀解决方案线上发布;联盟会员超过150家,覆盖金融、制造、电信、零售、政府等十大行业;187家合作伙伴、企业用户参与走进总代活动;中国闪存联盟首届应用技术大赛超过1万名选手参赛,产生了10强优秀方案;27家行业企业完成闪存应用测试,产生了19份测试报告,为更多行业和用户企业进行闪存应用实践提供了示范和参考。
在2016年3月9日,中国闪存联盟第五季暨2016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智库成立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举行了智库成立发布仪式并宣布了2016智库三百大行动。
第五季可以说是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智库,一个是三百大行动。具体来说就是,智库是中国闪存联盟联合行业协会和用户、集成商、独立软件开发商、技术厂商等,打造的深入行业应用场景、企业存储领域的专家智囊团。目前已经有超过50名各路专家加入了智库,征集了超过20个企业的用户存储需求和相应的应用解决方案,并举办了覆盖银行、保险、制造、医疗、大数据等行业的6场线上行业深化活动。2016智库三百大行动计划在100天内征集100个行业的存储应用需求,并收集100个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那么此次存储峰会也是对第五季的一个回顾和闪存联盟第六季的展望,相信当天有很多联盟成员分享精彩的实战案例。
除了IBM会全面分享自己的存储战略之外,据悉现场还请到了神秘嘉宾,有IDC顶级分析师,助您洞悉存储市场发展趋势;还有行业巨头亲临现场,与您分享认知时代存储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共商存储挑战与机遇。
当然站在用户角度,最希望的是看到IBM存储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够真正帮助yoghurt突破数据临界点,真正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大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让我们一同期待5月20日,IBM存储释放大招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