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华控股向美方披露已持有硅谷芯片商Marvell Tech(MRVL)未指明数额股份,后者最近因会计调查和其他问题撤换了领导层。这是中国对美国半导体业感兴趣的最新迹象,中国政府鼓励中企建立国内产业,降低对海外芯片依赖。
早在今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就表示表示,清华控股将会收购两家半导体制造公司,而外界预计清华控股在政府支持下2016年将投资2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并购活动。
清华控股收购Marvell
2016年5月6日,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网站截图发现,中国清华控股有限公司(Tsinghua Holdings Co.) 披露持有硅谷芯片制造商Marvell Technology Group Ltd. (MRVL)未指明数额的股份。清华控股在一份向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简称FTC) 提交的简短文件中披露这一持股信息,交易号为20161020,具体金额不详。FTC根据反垄断法要求超过特定规模的交易提交这份文件。对于需经反垄断审查的并购提议,FTC要求披露的交易门槛为7,820万美元。
依规定,收购在美上市公司超过5%股份的公司需向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简称SEC) 提交披露文件。清华控股尚未提交此类文件,笔者也未能联系上清华控股相关人士对此置凭。不过Marvell的一名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并不清楚清华控股的持股规模。他说,就公司所知,清华控股是以投资为目的的股东。他不予进一步置评。上述FTC文件是中国投资者对美国半导体行业感兴趣的最新迹象,中国政府官员一直在鼓励中国企业建立一个国内行业,以降低对海外产芯片的依赖。
全球存储产业正在为中国让路
“紫光集团的战略主线是从芯到‘云’,芯片产业是紫光集团的两个核心战略点之一,新的同方国芯作为紫光集团旗下目前唯一的芯片上市公司,未来将成为紫光集团芯片产业的重要平台。”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曾表示。
倘若收购Marvell顺利,全球存储产业格局将会因紫光的一系列并购改变。对此,业界认为,随着事态进一步发展,“全球存储产业正在为中国让路”。
如今,紫光的存储产业版图已经覆盖了从颗粒制造到最后的系统应用,与Intel、Micron、南亚科技的战略合作实现生产制造的策略布局;入股西部数据、西部收购SanDisk等实现闪存芯片与世界同步供应水平;并通过入主新华三完成从芯到‘云’的产业链闭合。
可以说,在实现自主可控的道路上,有着中国政府支持的紫光在存储产业上的布局已经基本完善了。
正如赵伟国曾在新华三成立发布会上表示,紫光在半导体产业上实现的国家控股模式开启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服务新的里程碑模式”。紫光集团在全世界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一系列大举收购动作,既体现了中国对信息安全领域的掌控需要,同时也是世界存储经济的依赖从欧美市场转向中国的一个转折表现。
从紫光存储产业布局的各个板块来开,各个传统巨头似乎都在遭遇着倍速增长的发展瓶颈。
“在未来的四到五年内,IDC预计开放的开发者社区将增加三倍,新开发出的云服务解决方案数量上将增长十倍”,IDC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Frank Gens曾说道。“其中很多解决方案将比传统的IT有更强的战略意义,与此同时,行业内将爆发不可预计的关于谁是云服务领导者的角逐和融合。爆炸性涌现的创新和激烈的竞争将把未来几年变成新的IT市场领导者现身的前奏”。
正因如此,行业内竞争市场加剧的变化让传统巨头再难以依靠单一体量的技术创新实现未来需求更好的迎合。而中国市场需求的未来敞口和体量,以及资本投入能力,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存储产业新生态下核心生存能力的再造。
而这也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近两年“赵伟国”会成为一个决定全球存储产业格局的人物出现。
当2015年入股力成科技、收购南茂25%股权、入股矽品24.%股权时,人们更多对紫光“野心”到底能够走多远的诸多质疑。但到如今,收购Marvell、收购Imagination 3%股份,大家则更多希望紫光的半导体产业版图尽快完整。例如,紫光在芯片领域布局的三大重点已经十分明晰,即以展讯为代表的移动芯片、以转型中的锐迪科为代表的物联网芯片和以同方国芯为代表的存储芯片。
事到如今,紫光已经成为了国内IT产业链上服务覆盖最全的厂商,拥有端到端IT服务能力,具备全面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以及企业战略咨询能力的厂商。无论是华为、联想等本土企业,还是IBM、EMC等国际厂商,在产品线上均难以与之比肩。,不仅拥有了从颗粒制造到最后的系统应用让友商难以匹敌的服务布局,同时更是能通过与中国市场更为近亲的融合优势实现友商难以实现的市场创新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