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用远程技术助力“云端医院”

4月18日,在GE医疗中国和财新传媒联合举办的“2016民营医疗发展高峰论坛”上,全时创始人兼CEO陈学军发表了题为“云端医院”的主题演讲,与到场的民营医院负责人以及医疗领域专家们分享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国医疗行业解决问题。

 4月18日,在GE医疗中国和财新传媒联合举办的“2016民营医疗发展高峰论坛”上,全时创始人兼CEO陈学军发表了题为“云端医院”的主题演讲,与到场的民营医院负责人以及医疗领域专家们分享了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中国医疗行业解决问题。

  

全时:用远程技术助力“云端医院”

 

  以下为陈总的演讲实录:

  全时为何进入远程医疗领域

  全时做远程会议做了十年,我们领先的远程技术和长期积累下来的服务经验,使得全时进入远程医疗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个人觉得远程医疗的意义很大,开会解决了官僚机构的效率问题,医疗能够解决人民看病的问题。我自己生在江西,长在北京,江西山清水秀,空气特别好,北京山不清,水不秀,空气特别糟糕,可是有一个问题,北京人的寿命是最长的。我的老家环境特别好,但是人均寿命只有60多岁,原因只有一个:医疗水平太差了。为了做远程医疗,我去过澳大利亚的昆士兰,他们向我介绍澳大利亚远程医疗的成果,讲得特别朴素。他们讲到,一个小镇子远程医疗做得特别好,之前这个小镇平均每年死亡50多人,自从搞了远程医疗,年死亡人数变成20多人。这就是远程医疗的效果。

  

全时:用远程技术助力“云端医院”

 

  我对这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发现中国远程医疗还没有成功的,因为中国的公立医院没有远程的驱动力。比如说,贵州投了3个亿做远程医疗,我去省卫计委跟他们聊,我问你们为什么要搞远程医疗?讲了一大堆的道理。我又问谁帮你们看病?301医院。中国目前的远程医疗是由计划经济驱动的,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主体——医生。

  我认为,中国远程医疗最根本的驱动力还是医生。如果医生没有流动性,远程医疗就没办法实现。不要要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大夫去当雷锋,这样的远程医疗是无法真正普及的。

  全时进入远程医疗,想去提高医疗的流动性,希望解决地域的问题,解决学科之间的问题,实现医患、设备之间的信息流动,我们希望信息没有地域、科室、医生、设备的限制,所有人随时随地可以访问这些信息,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全时助力的第一家“云上医院”——安贞医院胎儿心脏远程会诊中心

  

全时:用远程技术助力“云端医院”

 

  一年前,GE找到我,说我们有一个大夫是安贞医院的,想做远程诊断,咱们一起帮帮她。我们去星巴克跟医生聊,她讲了很多,虽然我是一个商人,但是她眼睛里那种热情很吸引我。那是一种理想,她说中国有1%的新生婴儿有先心病,她希望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有一天发明基因队列做芯片,能够用非常简单的检测方式去诊断先心病,希望通过远程技术帮助不同地域的孕妇做产前的检测。她遇到了很多问题,信息怎么远程共享?当地医生是不是有驱动力?如何让病人知道这样的项目?还是挺艰难的。

  一年之后,我们帮助这名医生解决了以上问题,今年3月份,安贞医院的胎儿心脏远程会诊中心建好了。这个母婴中心连接了200家医院,孕妇到本地医院做产前检查,本地医生发现有疑似先心的可能,就会建议挂一个安贞母婴中心的号,通过微信或者支付宝都可以支付,价格方面,远程超声诊断540元,多学科会诊1300元,跟安贞医院现场诊疗的价格是一样的,通过远程,节省了病人交通费用和长途奔波的劳累。病人支付完成,就可以预约检查和远程诊断。

  这个项目我们是和GE一起做的,我们在GE的超声设备上安装了一套编解码设备,它会自动把超声的影像数据上传到云端。专家可以通过PC或者手机随时查看存储在云端的病例和影像资料,通过和本地医生一起讨论,很快就能形成诊断报告。之后通过视频会议,专家跟患者和本地医生一起讲解影像资料和诊断结论,远程诊断就结束了,如果是1380元的项目,可以再出一份学科报告。

  未来的医院将没有“边界”

  

全时:用远程技术助力“云端医院”

 

  这个事情给我很大的触动,最近找我们做远程医疗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做肿瘤的,有做心血管的,也有脑科的。整体来讲,我还是非常看好未来的民营医院、医生集团或者是医生的创业,因为有流动性。

  其实互联网没什么神秘的思维和技术,互联网最本质的是改变了经济组织方式。未来,不仅医生会流动,医院也将不再有边界,医院、医生、患者和数据都将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全时希望通过远程技术,让行业、信息、资源、人流动起来,帮助更多医院“上云”,努力推动中国远程医疗的发展。

来源:业界供稿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6

04/22

15:43

分享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