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科进入超融合产品领域,推出了采用SpringPath软件的Hyper-Flex系统的时候,实际上它已经向SpringPath投入了资金,此消息思科全球数据中心及虚拟化高级副总裁Frank Palumbo在罗马举行的数据中心合作伙伴会议上已经透露过。但投入资金金额并未对外公布。
SpringPath创建于2012年,到目前为止,SpringPath已经在2012年的A轮融资中获得800万美元,在2014年的B轮融资中获得2500万美元,总共3400万美元。从典型的初创公司成长、融资模式来看,2016年思科的投资可以构成一次C轮的风投了。
这个C轮对于持续的软件开发、围绕销售、市场、合作伙伴支持和后端业务基础架构开发都是非常有必要的。现在思科对于SpringPath来说代表着潜在的大规模渠道,所以融资需求可能相对较小。
其实思科投资500万美元到2000万美元是比较合理的,这会让SpringPath的总融资金额达到3900万美元到5400万美元。
原则上说,SpringPath是可以与其他服务器厂商签订其超融合软件合作协议的,但Palumbo表示,思科在SpringPath内部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于双方的合作是非常高兴的。
思科DVC EMEAR管理总监Patrick Schmidt表示,思科将扩展HyperFlex并增加针对数据库的能力。例如,未来会增加对SAP的支持。
思科的定位通常是Nutanix和同类的HCIA(超融合基础设施一体机)厂商所代表的额外孤岛,在这方面,HyperFlex集成了思科其他数据中心产品。而且Palumbo表示,思科有全球范围的支持、服务基础设施和流程,这是初创公司无法比拟的。思科HyperFlex一直强调网络,是面向未来的设计,例如容器和微服务。他还强调,对思科来说,超融合是对融合系统(例如Vblocks、FlexPods等)的一项额外业务。
思科对超融合市场特别感兴趣,认为2016年这一年会有20亿美元的商机,此外从2015年到2019年预计复合年增长率能达到65%。
至于SimpliVity和类似的合作伙伴,它的渠道业务一切照常,会把自己有差异化的产品带入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AI发展的未来趋势,详细分析了六条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技术路径。随着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面临发展瓶颈,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AI发展方向。这六条路径包括神经符号AI、神经形态AI、具身AI、多智能体AI、以人为中心的AI和量子AI。每种路径都有其独特优势和挑战,可能单独或组合推动AI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最终实现与人类智能相当的AGI系统。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发现VAR模型的马尔可夫变体本质上是离散扩散模型,提出SRDD方法。通过应用扩散模型技术如分类器自由引导、令牌重采样等,SRDD相比VAR在图像质量上提升15-20%,同时具备更好的零样本性能。这项研究架起了自回归模型与扩散模型的理论桥梁,为视觉生成技术发展开启新方向。
培生公司第三季度销售增长加速,并预示年底表现更强劲,但其AI应用可能是更重要的发展。该公司虚拟学习部门销售额激增17%,学生注册人数攀升。培生运营的在线学校将AI工具嵌入课程材料中,公司表示有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这些工具帮助学生取得更好成绩。公司推出了AI学习内容组合,包括AI素养模块和融合人工导师与AI学习工具的视频平台。
微软亚洲研究院推出CAD-Tokenizer技术,首次实现AI通过自然语言指令进行3D模型设计和编辑的统一处理。该技术通过专门的CAD分词器和原语级理解机制,让AI能像设计师一样理解设计逻辑,大幅提升了设计精度和效率,有望推动工业设计的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