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们猜……应该有用……吧
在着手构建数据中心之前,首先进行模拟验证
EMC公司现在已经能够利用虚拟服务器模拟数据中心内部的交互关系。
数据中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建筑之一。然而,这并不是因为其中包含大量物理组件——事实上,其它复杂基础设施同样令人头痛,例如石化炼油厂房。
数据中心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我们需要考虑物理设备内部与不同设备之间的交互广度与深度。这意味着我们需要立足于硬件及软件层进行设计,而后将微硬件细化到分子水平,这就让数据中心获得了几乎无可比拟的复杂性。
有鉴于此,建立与实施数据中心及基础设施建设时一旦犯下错误,那么后果将极为严重且昂贵。
InfraSIM是EMC公司的内部项目代号,旨在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进行全息模拟——目前InfraSIM已经成为注册商标。
InfraSIM允许大家部署起由模拟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智能PDU共同构成的虚拟化网络。大家可以利用它创建出开发环境,从而模拟具体物理环境并立足于其中指导自己的最终部署工作。该项目包含大量来自https://github.com/InfraSIM/的库与应用,且遵循Apache 2.0许可(或者其它与库关联性兼容的从属许可)。InfraSIM的代码包含Python、shell与C。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此处查看GitHub上的说明文档。
InfraSIM架构内虚拟机组件高层视图
听起来确实不错,而且模拟机制还会带来不少额外的乐趣。干得漂亮,EMC!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发布新的AI学术搜索工具Scholar Labs,旨在回答详细研究问题。该工具使用AI识别查询中的主要话题和关系,目前仅对部分登录用户开放。与传统学术搜索不同,Scholar Labs不依赖引用次数或期刊影响因子等传统指标来筛选研究质量,而是通过分析文档全文、发表位置、作者信息及引用频次来排序。科学界对这种忽略传统质量评估方式的新方法持谨慎态度,认为研究者仍需保持对文献质量的最终判断权。
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提出DITING网络小说翻译评估框架,首次系统评估大型语言模型在网络小说翻译方面的表现。该研究构建了六维评估体系和AgentEval多智能体评估方法,发现中国训练的模型在文化理解方面具有优势,DeepSeek-V3表现最佳。研究揭示了AI翻译在文化适应和创意表达方面的挑战,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Meta发布第三代SAM(分割一切模型)系列AI模型,专注于视觉智能而非语言处理。该模型擅长物体检测,能够精确识别图像和视频中的特定对象。SAM 3在海量图像视频数据集上训练,可通过点击或文本描述准确标识目标物体。Meta将其应用于Instagram编辑工具和Facebook市场功能改进。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SAM 3与保护组织合作分析超万台摄像头捕获的动物视频,成功识别百余种物种,为生态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参数实验室等机构联合发布的Dr.LLM技术,通过为大型语言模型配备智能路由器,让AI能根据问题复杂度动态选择计算路径。该系统仅用4000个训练样本和极少参数,就实现了准确率提升3.4%同时节省计算资源的突破,在多个任务上表现出色且具有强泛化能力,为AI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