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市场已经开始变得“拥挤”了,但是从2015年的情况看,想要从中分一杯羹的不仅仅是存储厂商。
超融合市场一度由初创公司“霸占”,然而受到收购和合作关系的影响,IT界不同领域的公司都获得了参与这个游戏的机会。像EMC和DELL这样的主流存储公司都在通过与VMware EVO:RAIL建立合作关系进而向超融合市场扩展,而DELL同时还与Nutanix保持着合作关系。与此同时,虚拟桌面厂商Citrix通过收购存储软件公司实现了向这一领域的靠拢,而服务器供应商Lenovo则通过搭伙StorMagic推出了一款低端的超融合设备。
让我们一起来看下2015年超融合市场的大事记吧。
Nutanix推出专用的虚拟化管理软件
超融合厂商Nutanix在其Miami的用户峰会上发布了他们的新产品——Acropolis,这款全新的超融合系统包含了一套基于Linux KVM的原生虚拟化管理软件。客户可以将VMware或者Hyper-V与这款管理软件结合使用,并在其间进行数据移动。Nutanix的这个动作给虚拟化管理软件巨头VMware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因为他们的产品不需要使用权限——这种潜在的省钱方式对客户来说还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
VMware推出VSAN 6,但仍然缺少对数据去重的支持
在VMworld 2015上,VMware推出了VSAN超融合软件的第三代版本,新版本中增加了一些很重要的升级。VSAN 6作为第二代产品,为客户提供了全闪存的选择并且将单集群中的节点数量上限从32扩大到了64。VMware还将其支持的虚拟机数量进行了翻倍。VSAN 6.1提供了一些额外的功能,例如数据同步和VMware Site Recovery Manager,但是有一个功能仍然没有出现:数据去重。VMware方面向客户保证,在接下来的版本升级过程中,存储使用效率依旧会是他们关注的重点,而对于数据去重和纠删码的问题,也请客户放心,他们已经着手准备了。
Lenovo通过搭伙StorMagic在超融合产品的研发上愈发深入
Lenovo为了在其从IBM收购的服务器平台上运行超融合软件,已经与多家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Nutanix、SimpliVity、StorMagicand Pivot3的软件产品都将支持Lenovo ThinkServer或者System x。其中Lenovo与Nutanix的合作关系最为紧密。Lenovo为Nutanix的超融合系统定制了一套特定的销售策略,而Nutanix方面也在计划进行系统的跨平台研发和性能改进。
VDI厂商Citrix进军超融合市场
在2015年起初的几笔存储相关的收购案例中,虚拟桌面公司Citrix收购了scale-out存储软件公司Sanbolic。Citrix计划通过将Sanbolic的Melio软件揽入怀中,进而在参考体系架构中就可以允许客户自行搭建超融合系统,毕竟Melio一款可以实现存储虚拟化并具有数据管理和保护功能的产品。
EMC首次公开其EVO:RAIL产品
去年2月,在VMware发布了VSAN 6之后一天,EMC就联合其他几家主流存储厂商推出了其令人期待已久的EVO:RAIL最新版本。EVO:RAIL是一款超融合参考架构,该产品允许存储厂商与VMware合作进而将他们的存储硬件与VSAN超融合软件进行打包销售。EMC方面宣称,这款产品——VSPEX Blue——有别于其他EVO:RAIL,原因在于客户可以自行下载EMC的应用,例如RecoverPoint for Virtual Machines、VMware Data Protection Advanced以及EMC CloudArray Gateway。但现在的问题是:哪款超融合产品会在DELL-EMC的合并中幸存下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推出类似苹果私有云计算的新平台,让用户在享受先进AI功能的同时保护数据隐私。该平台将复杂AI请求转移到云端处理,确保敏感数据仅用户可见,连谷歌也无法访问。随着AI工具需要更强计算能力,这一方案平衡了隐私保护与性能需求。Pixel 10手机将获得更智能的Magic Cue建议和更多语言的录音转录功能。
StepFun团队开发了革命性的Mind-Paced Speaking技术,让AI聊天机器人首次具备边思考边说话的能力。通过双大脑架构,分别负责思考和表达的两个AI模型协同工作,实现零延迟响应的同时保持92.8%的高准确率。这项技术模拟人类大脑机制,让AI对话变得自然流畅,为人机交互开创了全新范式。
OpenAI宣布推出GPT-5的首个重大升级版本GPT-5.1,包含Instant和Thinking两个变体。新模型在对话风格上更加自然温暖,具备自适应推理能力,能根据问题复杂度调整思考深度。GPT-5.1提供八种个性化对话模式供用户选择,减少专业术语使用,提升易理解性。该升级旨在解决GPT-5发布后用户反馈的不足,将逐步向订阅用户推出。
微软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开发了名为Dyna-Mind的AI训练框架,通过两阶段训练教会AI进行"心理模拟"。该框架让AI学会在行动前进行虚拟试错,显著提升了在复杂规划任务中的表现。在推箱子、虚拟家庭任务和安卓设备操作等测试中,成功率分别达到82.5%、92.5%和40.7%,远超传统方法。这项研究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