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系统公司目前已经与超融合型软件初创企业Springpath达成OEM合作协议,旨在利用后者的技术成果将一款新的超融合型设备与其UCS服务器相结合,多位了解内情的消息人士在本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
该消息人士指出,思科方面已经为Springpath公司提供了一笔数额不明的投资——这家初创企业成立于2012年,由VMware前任存储工程师以Storvisor为名头所创立,并于去年2月正式脱离隐形运营状态并更名为如今的Springpath公司。
根据协议内容,思科公司保留对Springpath的收购权利,这位消息人士表示。由于相关信息的保密性质,因此各消息人士皆以不透露真实姓名为采访条件。
去年11月,Springpath公司与其公关公司分道扬镳,同时撤销了原本参加多项技术会议的计划甚至停止接听呼入电话,这引发了外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的猜测。
各消息人士表示,思科方面很有可能在下周于夏威夷毛伊岛召开的数据中心合作伙伴交流大会上披露基于Springpath软件方案之UCS设备的最新消息,当然具体时机也可能选在其将于今年2月末在圣迭戈召开的年度合作伙伴峰会之上。
与此同时,思科公司还重新为Invicta编写了代码库,这项闪存存储技术来自其2013年收购的Whiptail公司,各消息人士认为其有可能被应用于思科的全新UCS超融合型设备当中。
思科公司于去年7月关停了其两条Invicta产品线,理由是在此之前遭遇到了一些无法解决的技术性规模伸缩难题。
思科公司发言人拒绝对此发表评论。Springpath方面的代表亦没有回应我们提出的询问。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的Springpath公司专门负责开发能够将计算、存储、网络以及虚拟化方案运行在x86服务器硬件之上的软件产品。该公司联合创始人Mallik Mahalingam与Krishna Yadappanavar曾任VMware公司工程师,协助打造出VMFS(即虚拟机文件系统)以及VXLAN(即虚拟可扩展LAN)等技术成果。
根据Crunchbase的记录,Springpath方面迄今为止只进行过一次融资活动,并从新企业协会、红点创投、红杉资本以及斯坦福大学等投资方处筹得3400万美元。
一款基于Springpath软件方案的UCS设备预计将在本月末通过相关销售渠道在思科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投放到超融合型基础设施市场当中。目前这部分市场已经被Nutanix以及SimpliVity等厂商所统治,二者总计从风险投资商处获得了超过5亿美元融资。
Nutanix 公司上周刚刚申请首轮公开募股,预计募股总额为2亿美元;与此同时,SimpliVity公司CEO Doron Kempel则在随后的采访当中确认称,他认为自家公司着手公开募股的“时机已经成熟”。
来自思科某国内合作伙伴的一位高管告诉我们,他渴望看到网络巨头能够与Springpath组队杀入超融合市场。
“这绝对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而且我也乐于看到其在价格与性能层面与Nutanix或者VMware的EVO:RAIL相匹敌,同时提供出色的管理便捷性,”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合作伙伴表示。
思科公司于去年9月同SimpliVity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将这家初创企业的OmniStack软件及专有硬件卡同思科UCS C240机架服务器配套出售。不过多位消息人士指出,最近几个月双方的合作并没能带来显著的销售提升,而SimpliVity也于去年8月同联想签订了OEM协议。
今年5月发布的多项报道指出,思科公司正在计划收购Nutanix——超融合市场上的头牌,其融资总额已经超过3.12亿美元。Nutanix公司CEO Dheeraj Pandey随后否认了这种说法,并表示即使这家初创企业有意接受收购,于2014年与其达成OEM合作关系的戴尔也会成为优先考虑的新东家。
三位消息人士证实,思科公司确实曾经数次尝试收购Nutanix,并与这家初创企业洽谈了OEM合作协议。不过在Nutanix拒绝收购提议之后,思科公司彻底退出了协商。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思科与Nutanix双方发言人的证实。
尽管超融合型基础设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多位思科合作伙伴都表示乐于看到网络巨头能够实施收购或者与初创企业达成OEM协议。而且尽管Springpath在名气上无法同Nutanix或者SimpliVity同日而语,但一位合作伙伴表示他相信其方案足以满足思科客户的实际需要。
就目前来看,Springpath可能是最适合思科的收购对象,”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思科合作伙伴表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网络和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提供商NetBox Labs完成3500万美元B轮融资。该公司是开源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平台NetBox的商业化运营方,服务数万家企业用户,包括数十家财富500强公司。NetBox已成为现代技术基础设施构建、管理和自动化的标准平台,可加速创新、简化运营并支持AI应用场景。
这项研究开发了VIDEO-RTS系统,仅用传统方法3.6%的训练数据就让AI学会了真正的视频推理能力。系统采用"纯强化学习"跳过死记硬背阶段,结合"稀疏到密集"的自适应推理策略,在五个权威测试中平均准确率提升2.4%。这一突破性进展可能改变AI视频理解的发展方向。
ITPro Today针对IT专业人士进行的边缘计算策略调查显示,55%的受访者对边缘计算概念仅"有所了解",21%的组织IT预算中边缘计算投资不足5%,而33%的组织至少投入10%。性能提升和安全性是采用边缘计算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和数据缓存是主要应用场景。Microsoft Azure IoT Edge是最广泛使用的边缘平台,混合云-边缘模型成为主流架构。成本仍是边缘计算采用的最大障碍。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能够自主完成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机器人系统SRT-H。该系统采用分层决策架构,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在8次完整手术测试中实现100%成功率。系统通过观看16000个手术轨迹学习,能够像人类医生一样观察、判断和纠错,代表了手术机器人向真正自主化迈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