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今日头条、360、腾讯、小米等六家公司联合发表声明,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重视互联网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据记者了解,流量劫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域名劫持,表现为在用户正常联网状态下(如3G、4G和WiFi等状态),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二是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对用户体验构成极大伤害。
过去的几年中,流量劫持的消息可谓层出不穷,3Q大战之后,竞争中的数据劫持成了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禁区,但域名劫持,由于范围小、隐蔽性强,监管难度较大,成了一些中小城市运营商基层人员的灰色生意。
2010年4月,青岛联通与合作伙伴对百度进行流量劫持,被法院终审认定为不正当竞争,青岛联通作为网络运营商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赔偿百度20万元并进行道歉。
今年5月,神马搜索接到用户反馈,在河北、陕西等地,用户使用神马搜索,输入关键词后,输出的搜狗搜索的结果。 对此,知名互联网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微博指出,神马这是遭遇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流量劫持,幕后主使可能是搜狗,也有可能是搜狗搜索的推广代理商。 神马搜索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搜索品牌。据国内权威流量统计机构CNZZ数据显示,2015年3月,神马移动搜索份额达13.35%,紧随百度其后位居第二;搜狗搜索份额占5.80%列第三位。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百度和神马被劫持更大的可能性是搜索的推广代理商主导的。搜索引擎都有推广代理商,其中一些不良代理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分成,就会用类似运营商网关劫持的灰色手段抢夺其他网站的正常流量。
神马相关负责人表示,神马一直反对用劫持流量的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并承诺对于采用类似手段的渠道代理商,一经发现,立即断绝合作关系。也希望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强监督,不要让这种灰色渠道破坏移动互联网生态健康。在12月25日六家公司的声明中也再次呼吁,打击包括流量劫持在内的违法行为,不仅关乎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也是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所有游戏参与者的义务和责任,期待社会各界充分重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共同措施抑制劫持,共同打造一个健康、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机器人和自动化工具已成为云环境中最大的安全威胁,网络犯罪分子率先应用自动化决策来窃取凭证和执行恶意活动。自动化攻击显著缩短了攻击者驻留时间,从传统的数天减少到5分钟内即可完成数据泄露。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发展,"黑客机器人"将变得更加先进。企业面临AI快速采用压力,但多数组织错误地关注模型本身而非基础设施安全。解决方案是将AI工作负载视为普通云工作负载,应用运行时安全最佳实践。
MBZUAI研究团队发布了史上最大的开源数学训练数据集MegaMath,包含3716亿个Token,是现有开源数学数据集的数十倍。该数据集通过创新的数据处理技术,从网页、代码库和AI合成等多个来源收集高质量数学内容。实验显示,使用MegaMath训练的AI模型在数学推理任务上性能显著提升,为AI数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面对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短缺问题,谷歌、麦肯锡和加拿大重大挑战组织联合发布《心理健康与AI现场指南》,提出利用AI辅助任务分担模式。该指南构建了包含项目适应、人员选择、培训、分配、干预和完成六个阶段的任务分担模型,AI可在候选人筛选、培训定制、客户匹配、预约调度和治疗建议等环节发挥作用。该方法通过将部分治疗任务分配给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并运用AI进行管理支持,有望缓解治疗服务供需失衡问题。
这项由多个知名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揭示了AI系统的"隐形思维"——潜在推理。不同于传统的链式思维推理,潜在推理在AI内部连续空间中进行,不受语言表达限制,信息处理能力提升约2700倍。研究将其分为垂直递归和水平递归两类,前者通过重复处理增加思考深度,后者通过状态演化扩展记忆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