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今日头条、360、腾讯、小米等六家公司联合发表声明,呼吁有关运营商严格打击流量劫持问题,重视互联网公司被流量劫持,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
据记者了解,流量劫持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域名劫持,表现为在用户正常联网状态下(如3G、4G和WiFi等状态),目标域名会被恶意地错误解析到其他IP地址上,造成用户无法正常使用服务。二是数据劫持,对于返回的内容,会在其中强行插入弹窗或嵌入式广告等其他内容,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对用户体验构成极大伤害。
过去的几年中,流量劫持的消息可谓层出不穷,3Q大战之后,竞争中的数据劫持成了互联网产品的一大禁区,但域名劫持,由于范围小、隐蔽性强,监管难度较大,成了一些中小城市运营商基层人员的灰色生意。
2010年4月,青岛联通与合作伙伴对百度进行流量劫持,被法院终审认定为不正当竞争,青岛联通作为网络运营商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赔偿百度20万元并进行道歉。
今年5月,神马搜索接到用户反馈,在河北、陕西等地,用户使用神马搜索,输入关键词后,输出的搜狗搜索的结果。 对此,知名互联网专家、飞象网总裁项立刚微博指出,神马这是遭遇了通过电信运营商的流量劫持,幕后主使可能是搜狗,也有可能是搜狗搜索的推广代理商。 神马搜索是阿里巴巴旗下的移动搜索品牌。据国内权威流量统计机构CNZZ数据显示,2015年3月,神马移动搜索份额达13.35%,紧随百度其后位居第二;搜狗搜索份额占5.80%列第三位。
也有业内人士指出,百度和神马被劫持更大的可能性是搜索的推广代理商主导的。搜索引擎都有推广代理商,其中一些不良代理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分成,就会用类似运营商网关劫持的灰色手段抢夺其他网站的正常流量。
神马相关负责人表示,神马一直反对用劫持流量的方式进行产品推广,并承诺对于采用类似手段的渠道代理商,一经发现,立即断绝合作关系。也希望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强监督,不要让这种灰色渠道破坏移动互联网生态健康。在12月25日六家公司的声明中也再次呼吁,打击包括流量劫持在内的违法行为,不仅关乎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也是包括运营商在内的所有游戏参与者的义务和责任,期待社会各界充分重视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共同措施抑制劫持,共同打造一个健康、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