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udevan预言全闪存阵列供应商群体间将发生一场惨烈的生存之战。
Kaminario K Blocks
Nimble Storage公司CEO Suresh Vasudevan在一次投资者会议当中表示,他预计未来全闪存业务领域最终将只有六家供应商能够居于统治地位,而戴尔/EMC、惠普与IBM将占据其中的三个席位。
Vasudevan还曾在一次分析师会议上做出发言,并向外界披露了这家后IPO企业的多项财务状况。与会的尼古拉斯公司总经理Aaron Rakers对Vasudevan的表述做出了概括,并指出他提到全闪存阵列业务未来将走上与原先NAS相同的发展道路。
这样的结论可谓耐人寻味,因为其与当前的市场实际走向几乎恰好相反。就目前来看,市场上有十几家全闪存阵列供应商正彼此竞争,甚至有观点认为全闪存存储方案的崛起将使得传统存储机制一去不复返。
遥想当年块存储阵列在世界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Auspex、NetApp以及其它多家厂商则努力推动文件存储方案的发展。在此背景之下,NAS整体业务发展迅猛,而且众多初创企业也曾成为一时之选——不过最终只有NetApp以及EMC在文件存储竞技场中突出重围并笑到了最后,HDS也可以算是一位(其后来收购了BlueArc)。
虽然市场上仍有不少企业在销售文件存储方案,但Vasudevan提到的三家系统厂商(即戴尔、惠普与IBM)与三家专业存储厂商(EMC、NetApp以及HDS)确实最终已经占据了整个文件存储业务市场的半壁江山。
有鉴于此,他认为全闪存阵列业务也将呈现出同样的发展态势,且具体时间周期就在目前至2018年年底之间。根据Vasudevan的观点,未来将由三家系统企业——即戴尔/EMC、惠普与IBM——占据整体市场中50%到60%的份额比例,而另外三家尚未确定的专业存储供应商则占据剩余份额。那么,这三家专业存储厂商究竟会是谁?
他并没有在分析师会议上给出自己的答案。而根据我们的理解,Nimble公司将于明年推出自己的全闪存存储阵列,而其进入市场的时间实在有些滞后。那么真正已经在市场上拥有全闪存存储阵列产品的主要厂商包括(按字母排序):
· HDS
· Kaminario
· NetApp
· Pure Storage
· 已经被西部数据公司所收购的SanDisk(Intelliflash JBOF配合第三方软件)
· Solidfire
· Tegile
· Tintri
· Violin Memory
其它厂商则包括Nexgen与Breqwatr。
未来的收购活动可能会清除名单当中的两到三家厂商。我们认为最终的胜出者很可能会是HDS、NetApp以及Pure Storage——而且其中HDS与NetApp的优势应该不及Pure公司。
Suresh Vasudevan
当然,肯定也会有不少朋友认为三家系统供应商加三家专业存储供应商的稳定模式并不适用于全闪存存储阵列市场——正如以往一样,最终形势如何还要留给时间来检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实验室不再与企业签署昂贵的数据合同,而是通过Mercor平台招募前员工获取行业知识。Mercor为投资银行、咨询公司和律所的前员工与OpenAI、Anthropic等AI实验室搭建桥梁,向行业专家支付高达每小时200美元来训练AI模型。该公司年化经常性收入达5亿美元,估值100亿美元,每天向承包商支付超150万美元。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创新的隐私保护AI文本生成方法,通过"控制代码"系统指导AI生成虚假敏感信息来替代真实数据。该方法采用"藏身于众"策略,在医疗法律等敏感领域测试中实现了接近零的隐私泄露率,同时保持了高质量的文本生成效果,为高风险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实用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作为AI热潮的最大受益者,英伟达成为首家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里程碑的上市公司。受特朗普总统表示将与习近平主席讨论该公司Blackwell芯片消息推动,公司股价周三上涨超过5.6%。英伟达CEO黄仁勋预计AI芯片销售额将达5000亿美元,并为美国建设七台新超级计算机。该公司还投资10亿美元于诺基亚,用于AI原生5G和6G网络开发。这一里程碑距离突破4万亿美元仅三个月。
这项由Reactive AI提出的稀疏查询注意力机制通过减少查询头数量而非键值头数量,直接降低了注意力层的计算复杂度,实现了2-3倍的训练和编码加速。该方法在长序列处理中表现出色,在20万词汇序列上达到3.5倍加速,且模型质量损失微乎其微,为计算密集型AI应用提供了新的优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