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整机柜正成为数据中心主流的服务器形态。新一代融合架构成为新的技术研发趋势,内部资源池化成为主要诉求点。在今年ODCC2015上,浪潮展示了业界首款基于SAS协议的交换式存储池——SASSwitch,在业界率先实现整机柜存储池化。
机柜到整机柜,能效比提升30%!
目前数据中心支出中,服务器约占45%,制冷系统约占30%,供电系统越占20%,照明系统约占5%。服务器外的配套设施支出比例过大,为此浪潮希望通过SmartRack对IT外围的资源进行整合池化。
与通用机架式服务器不同,采用集中供电和集中散热的SmartRack,供电效率从原有的85%提升到了94%,IT系统散热功耗降低75%以上!资源的整合也将数据中心的总能耗能够降低30%,TCO降低15%以上!
业内首次实现整机柜存储池化!
今年二月,浪潮召开SmartRack发布会,率先发布全球最丰富的整机柜产品线,包括高密度计算、高性能存储、冷存储、高温耐腐蚀和协处理器并行计算等五大节点,SmartRack从单一产品演变为一条产品线。
日前,浪潮已经开始进行第二代融合架构整机柜的研发。存储资源的池化是第一步,率先研发完成的SASSwitch为业内首款存储池化产品。借用SAS Switch,可将SmartRack的存储资源独立出来,成为单独的存储模块,实现单一节点形态的资源弹性部署。未来SmartRack会将融合现有节点,利用SASSwitch将各节点区隔打破,最终只需要一类计算节点、一类存储节点和一类网络节点即可,实现Rack as asever。
对于整机柜产品的未来技术走向,浪潮所研发的新一代整机柜产品SmartRack也将拆分数据中心的供电系统,通过机柜级的分布式连续供电系统(BBU),尝试将统一的UPS打散,采用分布式的形态,以节点形式插入SmartRack中,提供15分钟以上的续航时间,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
未来SmartRack第三代融合架构的目标将是IDC资源的一体化,将IDC基础设施的资源消融,对IT资源进行解耦重构,并实现平台层的资源调度和整合。
大颗粒度交付,更快、更低TCO!
在百度、阿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数据中心中,整机柜服务器的份额越来越高。实际数据证明,整机柜服务器能够有效提升交付效率并降低数据中心TCO。早在2013年SmartRack3.0,浪潮携手百度实现单日单机房交付3000台节点,2014年,双方联手再次打破单日但机房交付纪录,实现单日单机房交付5000台节点。
百度技术经理张家军表示,整机柜服务器目前已经能覆盖百度80%以上的业务应用,根据百度三年来部署整机柜服务器的数据显示,SmartRack的平均故障率是普通标准服务器的50%,而交付效率能够提升20-30倍,TCO降低15%。
截止至今年年中,SmartRack在全球的出货量已经超过8万台节点,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76%!目前已经批量应用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全球最大的在线票务系统。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