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今年的主旋律主要集中在三个平台,第一,今天发布的FusionSphere 6.0,是面向基础设施整合的云操作系统,这是云平台。第二,FusionInsight是面向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这一块市场也是进展比较迅速,尤其是进金融行业,国家排名前十中的一半是用华为大数据平台系统。第三,未来面向企业级解决开发运维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平台FusionStage,将帮助我们面向大量咨询合作和开发者共同建设云计算。”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总裁任志鹏在HCC大会媒体采访环节谈到。
FusionSphere 6.0在组件、架构、生态,三个维度全面拥抱开源,实现了深度的软件开放。为客户提供非常灵活的软件选择。目前,华为云计算紧密与开源社区保持同步,遵循开源社区的各项标准与接口。凡是基于OpenStack开源社区版本开发的第三方应用,无需改动即可在华为云计算平台FusionSphere上运行。
华为作为OpenStack社区积极的金牌会员之一,在OpenStack社区贡献排名第6位,华为社区贡献已经从Resolved Bugs和Reviews贡献,上升到架构演进和创新层面。
在开源容器技术领域,华为是开放容器项目OCI(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和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基金会的创始成员。
FusionSphere 6.0基于Openstack开放架构,实现了各类资源孤岛的整合,可将第三方虚拟化和物理服务器等企业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共享,构建按需供给,自动化部署的 “融合资源池”解决方案,同时通过统一的服务目录和API接口,向租户及上层应用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满足企业业务负载弹性扩展,灵活部署的要求。
在企业关键业务能否云化取决于云平台是否能够保障业务安全,华为FusionSphere 6.0提供端到端的容灾和备份方案,支持主机复制、存储复制、VIS双活容灾,为企业构筑高可靠的云。同时采用软硬一体化的融合SDN方案,构建业务感知的网络,将虚拟和物理网络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统一管理,支撑IT服务精细化运营。
如今,华为FusionSphere已服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计超过1000家客户,覆盖运营商、金融、政府及公共事业、能源、交通、医疗、教育、媒资、制造等行业,在助力客户业务转型和商业成功的过程中,协助企业完成IT转型。华为FusionSphere已成为企业云转型的新标杆。
三个核心的部分,包括面向云组户的系统,它是未来面向laas、Paas、Saas基础,是提供一个新常态硬件服务,这之上Paas平台是面向开发者,社交应用新的开发者来实现它的服务,以及帮助企业转型成为自动化的流程。第三块大数据帮助企业面向企业的真正的企业用户部门,或者是决策部门,能够帮助他们挖掘企业收集到已有数据,发现数据价值,找到新的商业机会,实现原有商业转型升级。所以基于此三个部分,从架构层面讲,是三层完全解耦的,你可以选择任何一层部署到你的企业开发环境,这是与我们市场匹配战略是完全符合的,你可以选择华为公司成体一套解决方案,我们也是做了很多工作让他们三者在一起做得更高,效益更高。数据库服务上下打通,数据库一系列的特性会方案里面统一的考虑。整体三层放一起可以做一站式解决方案,避免整合、调试、优化,烦琐的步骤可以简化,可以获得容易管理的服务和体验。第二块你可以灵活选择任何一块服务,你想从Paas、Docker模式转换,也可以从大数据启动云服务转型,也可以从数据中心整合和升级来切入,不同最终的归属都会走到统一的融合的、开放的,基于开放架构品牌战略上,这个就是我们整合了laas、Paas、Saas统一的平台。
华为云计算首席架构师顾炯炯谈华为FusionSphere坚持开放原则,第一,拥抱开源。充分用开源成果,第二个是高于开源,是我们在开源基础上会做非常多的商用化增强,包括可靠性,安全性,可拓展性,性能方面的优化,这方面都会做,社区版本当中,很多测试不是按照商用标准进行的,所以真正大规模生产系统当中使用OpenStack,包括公有云在线服务使用它,它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华为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甚至是在云代码本身也是进行了非常多增强和改进的建议。第三,回馈开源。我们在OpenStack生产化落地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非常多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一旦解决了,有很多对整个社区贡献,是具有共性价值的,这一部分会回馈到开源社区,现在我们华为在最新一个版本的OpenStack发布版,就是第12个版本了,华为贡献上升到第6位,在全球OpenStack参与主要的贡献厂家里面是第6位,现在是有300多个厂家,华为是排第6这是综合贡献率。在3年前我们还是排第20位,现在是上升到第6位,所以我们OpenStack在金牌厂家里面是排名最靠前的。
软硬件解耦方面,其实我们知道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同时涵盖软件硬件基础设施这两部分,我们在云操作系统,技术架构上是解耦于底层硬件,我们当时依托于社群还有自己做主动跨厂家兼容性验证,现在是在我们的FusionSphere经过验证是有超过300家主流硬件生态,是通过我们的验证。上层应用方面我们也是,一个是多厂家硬件方面,还有一个多厂家客户操作系统,还有应用,操作系统我们现在也认证100款操作系统和5000家应用,所以这个在整个的云操作系统作为独立的具备南北向生态开放生态系统来说,是完全对第三方是解耦的。我们也不排除端到端解决方案与华为硬件相结合,做一些调优,展现出一些差异化的性价比的优势。
云计算营销总监李阳谈容器对企业架构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容器在企业应用,一层是与资源结合起来,或许我们OpenStack管理的资源是包括容器,包括物理机,物理机也上云的服务,这些服务是可以融合调动起来,资源放容器里面可以更快实现弹性伸缩,楼下展馆里面有一个演示,可以把企业在资源部署的时候,可以把数据库放企业内部,外有层放公有云环境上,公有云放容器里面,当业务负载增加的时候,可以在外部这一层通过容器方式快速伸缩。第二,在应用的架构上,我们认为在这个容器和微服务结合起来,能够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应用架构。以前应用架构是有集中式的,是关联性数据库构建起来的应用系统。而在以后这个将会有一个并存的关系,就是容器上面承载一些小的服务,再加上微服务方式,会对整个应用架构,跟原来的应用会有一个长期并存的关系。
未来华为云计算面向两个市场,第一个是面向世界市场,聚焦的行业是很明确,金融、大企业、运营商,传统的这种会去做,因为这些行业是信息化转型,或者是IT转型层面走得相对考前。第二面向运营商的层面,会跟他们合作来做公有云,公有云不是华为直接做公有云,而是华为作为一个平台,使运营商向云方向转型,帮助他们利用好现有的资产,包括宽待资产,还有IDC机房资产,还有运营软能力资产,加上华为公司本身整套的一个解决方案,共同把云服务事情做好,这样的话在世界市场和运营商公有云市场,华为的方案或者是企业方法能够形成有效的协同,最后形成混合云层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他认为,AI的发展和影响被普遍低估,它所带来的变革将远超目前人们的认知,AI的进展速度异常迅猛,每次的技术飞跃都比人们预期的
GPU应用已深刻影响各类业务(搜广推、音视频、MMU、风控等)场景,快手内部GPU在线服务及离线训练任务均完成云原生化迁移。
目前华为 Mate X6 折叠屏手机仍然按照华为近年来的宣传管理,官方并没有就具体配置方案进行大张旗鼓的宣发,配置爆料信息也同样较
这个模型的最大特色便是深度思维链推理,尤其是在数学、代码以及各种复杂推理任务上,可以生成数万字的推理流程,让用户深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