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领导们正在面临着巨大挑战:急需提升基础架构敏捷性,确保企业业务灵活,同时维持较高的服务水平,满足任务关键型工作负荷需要--当然,还要保证不增加或只增加很少的预算。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直接使用公共云服务。这也许适合很多公司,尤其是小公司。但是,企业组织一般需要满足非常特别的要求与目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目标能否与云提供商完美匹配并为成千上万的客户提供服务,还是个问题。
也正因如此,很多企业将目光投向融合式基础架构,不仅可以获得很多与云技术相同的好处,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融合系统集成经预先测试的存储、服务器、网络与软件管理,专为任务关键型工作负载而设计。
融合平台对于IDC所谓的第三计算平台而言至关重要。据IDC表示,第一平台是大型机,最终将"让位"于个人电脑与客户/服务器架构--即第二平台。目前我们正在经历向第三平台的过渡,该平台是云计算、大数据与分析、移动和社交业务这四大技术的基础。
重要桥梁
IDC认为,随着我们向第三平台迁移,业务的一些基本方面正在变化,包括交付产品与服务的速度,以及改善IT环境可靠性及整体弹性的需求。
融合系统使IT手握利刃,将这些问题一扫而光。它们是第二平台向第三平台迁移时的重要桥梁,交付基础架构服务使得IT专业人员能快速巩固、虚拟化、自动处理及扩展IT与业务流程,这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成本却不升反降。结果是业务与战略敏捷性都得到了强化:在传统基础架构中,可能需花费几个月时间的业务流程;而在虚拟环境中,利用自动化融合平台只需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就能完成。再考虑到应用部署:在传统架构中,部署关键的新应用花上六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是常有的事;而有了融合系统,基本上可以将时间减半,因为所有组件从CPU到存储均已就绪,很多软件转出流程也都是高度自动化。
同时,融合系统还能从多方面降低成本。其中最大一部分是运营成本,因为融合式基础架构是作为整体而不是组件集合接受管理的,而且是日常任务处理高度自动化。
该系统还能通过增加利用率进一步降低成本。企业借助虚拟化大大增加了服务器利用率,但是融合式基础架构更进一步,它增加了所有组件的利用率,从服务器到存储及网络。
融合式基础架构使企业能够创建私有云,实现与公有云相同类型的敏捷性,并使企业基于IT即服务进行交付。不过,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满足其特定应用、安全与弹性要求的配置。
如果企业想要顶住IDC所谓第三平台一部分数据的冲击,同时改善灵活性与敏捷性,则需要重新考虑其IT架构。对于很多企业而言,融合式基础架构都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串流技术正打破传统游戏边界,让"即点即玩"的畅快体验触手可及,不仅重塑了玩家的游戏方式,更将引领整个产业迈向云端加速迈进。
Tomer Cohen作为LinkedIn的首席产品官,负责管理产品、用户体验和客户运营团队。他从以色列移居硅谷,在斯坦福大学就读期间被LinkedIn的理念所吸引。Cohen加入公司后,推动了从桌面到移动平台的转型,并致力于开发社交信息流等产品。他认为LinkedIn的核心价值在于连接人与职业网络,为用户提供发展机会。在Cohen的领导下,LinkedIn从单一的求职网站发展成为日常工作工具,拥有超10亿用户。他表示,未来将继续借助AI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体验。
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突然加入 TikTok 收购竞争,提交了全面收购报价。然而,交易各方似乎并不重视这一出价。TikTok 面临 4 月 5 日前剥离中国所有权或在美国遭禁的最后期限。特朗普总统将于周三与官员讨论 TikTok 的命运,他表示交易将在期限前敲定。与此同时,其他潜在买家如 Andreessen Horowitz 和 Blackstone 也在积极参与竞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