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公司已经将其Syncplicity企业级文件同步与共享业务剥离出去,并出售给私营投资企业Skyview Capital——这也证实了我们早些时候曾经向大家提到的相关消息。
EMC公司于2012年收购了Syncplicity,并很快将其整合至自家Atmos以及Isilon产品线当中,并为其赋予了众多企业级新功能。
除了添加额外的安全性保障措施之外,EMC公司还为该产品引入了全新设计以及编辑微软Office应用的能力。
然而这一切都没能为EMC带来其预期当中的商业收益,这部分业务在出售给Skyview的过程当中,双方都没有提到交易的具体价格——这无疑相当说明问题。
EMC公司刚刚在一份声明当中指出,其已经在着手对非核心业务进行剥离。产品及市场营销总裁Jeremy Burton表示:“……独立EFSS(即企业级文件同步与共享)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客户开始不断寻求新的最终用户特性及功能,旨在实现更高水平的移动办公机制。”
“这使得EMC公司在核心基础设施领域的优势受到削弱。这一次的出售决策旨在确保Syncplicity能够继续在快速演变的EFSS市场之上居于优势地位,同时保证EMC方面能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核心EMC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当中,”他进一步补充称。
那么这些投资是否仍然包含对文档管理技术的倾斜?同步与共享已经成为文档管理领域广受认同的继任性方案,但随着变革的推进,如今业界并不满足于此、而开始向安全水平与管理策略更理想的共享内容存储桶方向进发。
如果Syncplicity业务属于不必要的多余事物,那么EMC公司会对旗下其它软件业务采取怎样的处理态度?
我们也还记得,VMware公司同样拥有着AirWatch Secure Content Locker这一企业级同步与共享方案,且作为VMware Workspace套件的组成部分存在。
虚拟巨头同时也将这款Content Locker作为更为广泛的企业级移动销售方案中的组成部分。根据这份声明中对于此次交易的说法,Syncplicity可能已经“……以标准的姿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行各业的企业用户当中,包括技术、医疗、金融服务、教育、法律以及工程技术服务等”。但EMC联邦在将企业级移动与应用程序交付作为销售重心的情况下,是否需要这样一套同步与共享解决方案呢?
VMware公司已经将最终用户计算定义为一大重要发展机遇。将Syncplicity踢出EMC联邦之外从这个角度看似乎是在为潜在的内部业务竞争寻找解决途径。
或者,“EMC销售人员将继续将Syncplicity作为EMC指定合作伙伴计划的组成部分加以推销”?实际情况如何,恐怕只有让时间带给我们答案了。
Syncplicity旗下的部分工作人员也由随交易转移到Skyview当中。EMC公司则承诺其“将继续作为Syncplicity的大型客户存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