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光盘协会日前已经正式敲定超高清蓝光技术规范。
对于那些乐于享受视频娱乐内容的用户,新标准意味着未来的光盘将能够提供高达3840 x 2160分辨率的视频素材,同时带来“显著提升的显示色域范围……高动态范畴与高帧率内容以及下一代身临其境且基于对象的音频格式。”
其中还包含一项“可选数字化桥接功能”,旨在“强化内容的所有权价值概念,使消费者能够在其使用范围内的家庭及移动设备上查看所购买到的内容。”换句话来说,购买光盘后用户将能够在多种设备平台上观看相关内容。
在新规范中,双层蓝光光盘的存储容量将提升至66 GB,而三层光盘的容量更将达到100 GB。而且在不久的将来,空白可重写蓝光光盘的价格将更为低廉。也许届时超高清蓝光光盘会成为冷门数据存储的可行备选方案?
但答案恐怕仍是否定的。虽然BDXL格式已经迎来了容量高达100 GB的可重写光盘介质以及128 GB的WORM介质,但这样的容量水平仍然不足以吸引到归档存储市场的关注。
考虑到这一点,新规范的作用范畴将主要体现在4K流媒体市场而非冷门存储领域。除此之外,各大发行厂商也必然会以新格式为基础对现有电影作品进行重新发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本文探讨了利用人工智能构建去中心化互联网的可能性与挑战,强调理解背后哲学思想的重要性。文章引用 Abhishek Singh 的演讲,讨论了隐私、验证、激励、编排和用户体验的难题,并介绍了 NANDA(Networked Agents and Decentralized AI)的概念,认为去中心化模式将释放数据和计算资源,推动创新,实现科技普惠。
OpenAI CEO Sam Altman 描绘了订阅式 AI 平台的愿景,计划整合 SDK、API 及“界面”,通过不断迭代打造能整合个人全生活数据的智能模型,释放巨大财富潜力。
Zerve AI Ltd. 推出一款多代理系统,将 AI 代理从代码助手升级为全流程协作者,覆盖规划、基础设施部署、构建与发布,并内置分布式计算引擎及 App Builder,加速企业级 AI 产品开发。
文章基于九国3700余位IT决策者调研数据,揭示企业在生成式AI应用过程中在预算分配、领导任命、人才培养及变革管理等方面的趋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