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DataCore已经就销售渠道合作伙伴共享达成协议,为了显示诚意双方还打造出一套超融合型服务器及存储系统,旨在应对Nutanix、Simplicity以及EVO: RAIL等一系列同类产品带来的业务冲击。
从本质层面看,这是一套以华为FusionServer服务器为基础、运行有DataCoreSANsymphony-V软件并搭配华为Oceanstor直连存储系统(这套虚拟SAN可涵盖2到64台服务器)的融合方案。除此之外,第三方存储系统能够通过DataCore的软件实现虚拟化,并被添加至存储资源池当中。
客户还能够利用两个或者更多华为服务器节点作为外部存储池,进而构建起跨越多座数据中心的延伸集群,从而在DataCore故障转移机制的支持下实现镜像同步,最终保证在任意位置发生灾难时仍能实现数据访问可用性。
这套系统能够预先安装微软服务器软件,并以出色的优化效果支持微软应用程序以及Hyper-V虚拟化项目,外加VMware相关虚拟化方案。目前受支持应用程序包括SQL Server、甲骨文、微软Dynamics ERP、SharePoint、Exchange、SAP以及VDI。
两家供应商指出,DataCore与华为的渠道合作伙伴现在能够全力推广华为硬件产品、端到端,覆盖存储、网络及存储需求。
这对于华为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其销售渠道如今能够将该公司的服务器、磁盘与闪存存储与现有第三方存储阵列相结合,并利用DataCore软件作为黏合剂,以此为契机推进软件定义与超融合设备的发展。
在另一方面,DataCore对此应该也同样感到振奋,特别是考虑到其已经与思科(UCS)、戴尔(PowerEdge)以及富士通(Primergy)在服务器业务方面达成合作关系。目前全部服务器供应商都已经开始大踏步向超融合与软件定义存储时代迈进,并将此视为销售更多服务器产品以及自有直连存储方案的绝佳机遇。
他们将虚拟SAN视为理想的商业价值实现途径,借此将客户本应花在第三方SAN阵列身上的钱赚取到自己的口袋当中。
华为/DataCore超融合型系统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在欧洲、非洲与中东市场正式发售,起步价位约为2万欧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深度思维团队开发出名为MolGen的AI系统,能够像经验丰富的化学家一样自主设计全新药物分子。该系统通过学习1000万种化合物数据,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药物设计中表现出色,实际合成测试成功率达90%,远超传统方法。这项技术有望将药物研发周期从10-15年缩短至5-8年,成本降低一半,为患者更快获得新药治疗带来希望。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哈佛医学院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了一个能够"听声识病"的AI系统,仅通过分析语音就能预测健康状况,准确率高达92%。该系统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捕捉声音中与疾病相关的微妙变化,并具备跨语言诊断能力。研究团队已开发出智能手机应用原型,用户只需完成简单语音任务即可获得健康评估,为个性化健康管理开辟了新途径。